-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2.1 作物生长期长度 广义的作物生长期是指作物能生长的时期,一般指春季0℃初日到秋季0℃终日之间的日期,或用无霜冻期表示。某种作物的生长期则是从播种到成熟期间的日期。 要计算生长期,首先要计算界线温度(0℃、5℃、10℃、15℃、20℃)及霜的初终日期。界限温度初终日期一般用5日滑动平均法(按中国气象局资料统计规定)、图解法和二倍偏差法计算。然后利用平均年日期序列表即可求出生长期。 生长期界限 ≥0℃ ≥10℃ ≥15℃ ≥20℃ 春10-20℃ 秋18-0℃ 多年平均(d) 270 201 163 110 160 67 最多年(d) 296 220 181 128 179 79 最少年(d) 248 184 142 67 75 52 较差(d) 48 36 39 61 104 27 保证率80%的日数 256 196 155 95 135 59 北京生长期日数及保证率(1940-1976) 保证率的计算可用分组法、经验频率法、均方差法。其中以分组法应用最多,计算保证率要求资料年代较长(气温20年以上,降水40年以上)。 7.2.2 生长期间的热量累积 研究表明,作物成熟所要求的热量积累,即积累比所要求的日数稳定,因此常用某界限温度间的活动积温来鉴定某地区的热量多少。通过分析界限温度持续期间积温的多年平均值,可了解该地常年的热量累积水平。但多年平均值保证率只有50%,在农业上是不够的,因此需要了解历年状况,即保证率为80%的热量。对多年生经济作物,则保证率要求95%-100%。 有效积温5300℃-双季稻的安全界限年代变化 4500℃-7000℃地区可种植双季稻 有效积温7000℃线的年代变化 7000℃的地区可种植三季稻 界线北移 7.2.3 生长期间的热量强度 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除要求一定的积温外,在生殖器官形成期还要求一定的热量强度。 热量强度以最热月平均气温、生长期间某关键时期的平均温度、某界限温度间的平均温度、某时段白天的平均气温及气温日较差来表示。 地区 有效积温(℃) ≥10℃天数(d) 最热月平均温度 郑州 4667.1 216 27.5 昆明 4522.6 262 19.9 不同热量强度比较(1951-1970) 从上表可以看出,郑州和昆明大于10℃的有效积温值接近,但郑州是我国主要的产棉区,而昆明却不能种棉花,这是因为棉花在生殖生长期(正是最热月)要求平均气温在23-25℃以上,否则不能开花结桃。因此,昆明不能满足热量强度的要求。 7.3 水资源分析 水分资源包括:降水、江河湖水、地下水、冰川水等。 7.3.1 降水量的统计 引用水文学上计算流域面雨量的加权平均公式计算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常用的方法有:泰森法、三角形法、等雨量线法、平均高程法。 7.3.2 农业气候分析的降水量指标 年降水量 旬、月季作物某发育期间的降水量 降水保证率 降水变率/p-324075472.html 降水量的等值线图 还有雨季开始的早晚、连续降水日数、连续无雨日数以及冬季积雪的深度、密度、持续日数等。 7.3.3 条件性水分平衡 一个地区对作物的水分供应情况,不仅决定于水分的收入,也与作物消耗的水分有关。将水分收入量与作物需水量的比值称为条件性水分平衡,它只表示了作物与水分的供求关系,而不表示地区水分全部收支的真正平衡。表达式为: K=R/Et 或 K’=Et/R 这里R为地区水分收入量(主要是降水),Et为作物需水量(主要是蒸散),K为湿润系数(湿润指数、湿润度),K’为干燥指数(干燥度) 八 农业气象预报 1农业气象预报 是根据农业生产队天气、气候的具体要求,结合农业气象指标,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而编制的一种专业性预报。 2 农业气象预报的依据 天气、气候的演变原理和农业生产过程的生物学规律 农业气象要素对农业生产过程作用的持续性 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对外界气象条件反应的前后相关性 外界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作用的不等同性 3 农业气象预报的种类 3.1 田间工作适宜期预报 农作物适宜播种期和收获期预报 土壤水分(包括灌溉期、灌溉量)预报 牧区畜牧放牧期和放牧条件预报 3.2 抗御自然灾害方面的预报 晚稻抽穗开花期的低温冷害预报 冬小麦干热风预报 春秋季节霜冻预报 冬作物越冬冻害预报 旱涝趋势预报 病虫害预报 森林火险预报 4 农业气象预报的主要方法(一般模式) 收集历史资料 加工处理资料 提取相关因子或有关指标 建立预报关系式或预报模式 试报符合要求后用于预报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 资料获取方法:农业气象调查法、农业气象田间实验法、农业气象条件模拟法、实验室法、遥感法。 资料处理方法:资料的审核、订正和延长、数学处理(滑动平均、标准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