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的流动形态和阻力损失概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体的流动形态和阻力损失概要

本堂课要学会: 1、知道流体流动的类型 2、掌握如何判定流体流动的类型 3、知道层流内层的概念 4、了解流体阻力的表现和来源 5、掌握减低流体阻力的途经 小知识~为什么要研究湍流 小知识~为什么要研究湍流 小知识 小知识 湍流大家并行攻关难题的足迹 本堂课学会内容为: 1、流体流动的类型 2、如何判定流体流动的类型 3、层流内层的概念 4、流体阻力的表现和来源 5、减低流体阻力的途经 三明市高级技工学校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王奇主编 第二章 流体的输送 2.1流体力学 三、流体动力学 2.流体流动形态和阻力损失 损 柏努力方程式: 方程中的h损 这一项为损失压头,即损失掉的能量,因为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有阻力,今天我们要探讨h损 这一项 2、流体的流动形态和阻力损失 问题1:一杯水滴入一滴黑墨水,结果怎样? 结论:黑色水会慢慢散开,整杯水变黑 问题2:流动的水中加入有色水会怎样呢? 做实验! 英国物理学家雷诺就做了这样的实验 任务:回去上网查一下雷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1)流体流动的形态 雷诺实验: 实验装置 层流 湍流 看录像 A、流体流动的类型:层流和湍流 雷诺实验结果比较 层流 湍流 过渡状态 空间尺度上,湍流广泛存在于陆、海、空、天、宇。自然、工程领域的绝大多数流动,乃至生命、社会、金融领域的很多现象都是湍流。在自然领域:从宇宙星系的时空演化,到星球内部的翻滚流动;从大气环流的全球运动,到江河湖泊的区域流动;从恣意汪洋的潮汐涌浪,到林里山间的雾霾溪流。在工程领域:从陆地、海洋、空天等交通运载工具,到原子弹、氢弹、导弹、战斗机、舰船等国防武器的设计;从全球气象气候的预报,到地区水利工程的设计;从传统行业如叶轮机械、房桥建筑、油气管道,到新兴行业如能源化工、医疗器械、纳米器件的设计。在生命领域:从动物体内气血的流动,到细胞内物质的输运;在社会学领域:从长途迁徙的群居动物,到繁忙拥挤的车流交通;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到混乱无序的市场经济。到处都是湍流的身影。 时间尺度上,湍流作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里的最后一个难题,一直挑战着人类智慧的极限。相传,量子力学开创者之一海森堡曾说他要带着两个问题去见上帝:广义相对论和湍流;美国著名科学家费曼将湍流称为“经典物理学中最后一个尚未解决的重大难题;2005 年,国际顶级学术杂志《科学》(SCIENCE)在庆祝其创刊125 周年之际,公布了125个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其中至少两个问题与湍流相关;2012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院士联名国内其它4 位院士指出:21世纪力学发展的第一个大问题是湍流。 科学和艺术向来只有一线之隔,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无疑是湍流研究的先驱,甚至可以说是开创者。而湍流的科学概念,最早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雷诺于1883年提出,自此以后的130年以来,一大批世界顶级物理学家、应用数学家、流体力学家和工程师为探索湍流付出了巨大努力,产生了大量思想,但湍流至今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些科学巨匠包括但不限于:泰勒(20世纪物理学泰斗)、普朗特(现代流体力学之父,钱学森师爷)、冯.卡门(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钱学森导师),韦纳·海森堡和李政道(诺贝尔奖得主),Komolgorolov(前苏联最著名的数学家,湍流唯象理论的奠基人),Kraichnan(爱因斯坦博士后,现代湍流分析理论开创者),周培源(爱因斯坦博士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北京大学前校长,湍流模式理论泰斗)、U.Frish(当代湍流界泰斗、法国科学院院士、恩师的导师)。梳理已有理论成果,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包括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成果都是针对理想湍流的。但真实世界并不存在理想湍流,对理想湍流的研究解决不了真实湍流问题。这既源于针对理想湍流所采用的假设在真实湍流场根本不能满足,但源于均匀各项同性湍流这一理想模型没有保留真实湍流的本质。鉴于此,近年周恒院士、张涵信院士、佘振苏教授等呼吁加强对真实湍流的研究。 雷诺准数 为了确定流体的流动型态,雷诺通过改变实验介质、管材及管径、流速等实验条件,做了大量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流体的流动型态主要与流体的密度ρ、粘度μ、流速u和管内径d等因素有关,并可以用这些物理量组成一个数群,称为雷诺准数(Re),用来判定流动型态。 雷诺准数,无单位。Re大小反映了流体的湍动程度,Re越大,流体流动湍动性越强。计算时只要采用同一单位制下的单位,计算结果都相同。 B、流体流动类型的判定: 一般情况下,流体在管内流动时, 若Re2000时,流体的流动型态为层流; 若Re4000时,流动为湍流; 而Re在2000~4000范围内,为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