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范 丹
(浙江农林大学 经管学院,浙江杭州 311300)
Research on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status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
FAN Dan
(Zhejiang A F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ngzhou 311300)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和“民工荒”背景下,劳资双方的期望和诉求发生新变化,本文以浙江285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全面考察了他们心理契约的内容、结构、类型和双方责任义务的履行和破裂情况,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履行状况;破裂状况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st-financial crisis era and labor shortage,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expectations and request has been changed, with 285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Zhejiang as object, the paper made us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questionnaires by myself,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ir psychological contract content, structure, type, and both sides obligations’ fulfillment and breach, then put forwar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based on study results.
Keywords: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psychological contract fulfillment,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引言:
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同年3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课题组,就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面临的困难、后危机时代企业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和思想状况等展开专题调研,充分反映中央对这一特殊群体的高度关注。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拥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和较远的人生职业规划,呈现“三高一低”的新特征[1],更注重自我、权益保护和发展前途,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险的心理预期逐步提高,金融危机过后经济虽回暖,但劳资双方利益博弈却更加剧烈,双方期望和诉求发生新变化,雇佣双方原先形成的心理平衡被打破,加之新《劳动合同法》的深入实施,劳资关系有更加紧张的趋势,企业要想缓解双方矛盾,管理好这批青年农民工,就必须对他们的内心期望和诉求有清晰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1.文献回顾
20世纪60年代Argyris在《理解组织的行为》一书中首次使用“心理的工作契约”(psychological work contract)来描述一个工厂中雇员和工头之间的关系,强调在员工和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的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和理解[2]。1962年,Levinson等人注意到“心理契约”这一概念,在《管理与心理健康》一书中称之为“未书面化的契约”(unwritten contract),指组织与雇员之间相互期望的总和,强调产生于双方关系之前的一种内在的未曾表述的期望[3]。“古典学派”认为心理契约的研究有两个视角:组织心理契约和员工心理契约,以Levinson, Kotter, Schein, Guest , Conway , Herriot Pemberton 等学者为代表,重点在对员工和组织间相互要求,如组织对员工的理解、认同、工资保障和长期雇佣,以及员工对工作的胜任和忠诚等方面的案例研究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Rousseau学派”提出心理契约狭义定义,“员工单方关于雇员和组织之间交换协定的个体信念”[4],她首次从实证角度对129名MBA毕业生的心理契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7项“组织责任”和8项“员工责任”[5],反映了雇员信念中对双方责任共性的一面,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成为后来国内外实证研究的基础,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旋喷扩孔桩施工方案.doc VIP
- 肺康复ppt优质课件.pptx VIP
- GB-50352-2019-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pdf VIP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docx VIP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鸭子》含答案.docx VIP
-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灭菌后的保存有效期的验证方法.docx VIP
-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变电工程电气分册)2022版.docx VIP
- 2025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2025公需课课程).docx VIP
- 抹灰砂浆规范.docx VIP
- 模具工劳动合同协议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