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栗二中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江西上栗二中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上栗二中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宋元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杂居的过程 B.社会封建化的过程 C.汉族化的过程 D.经济农耕化的过程 2.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 A.法家与道家 B.法家与儒家 C.墨家与兵家 D.黄老与儒家 3.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下面关于这一政策的评价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在封建社会初期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B. 人为地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也受到限制 C.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D.与中国国情相吻合,使中国古代农业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4.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 5.《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发展 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 ④电气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80周年纪念日的前后,国内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6个城市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几个同学看到该报道后有如下讨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在南京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创立了第一个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B.在广州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领导了黄花岗起义 C.在上海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D.在武汉举办是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此爆发 1954 年所倡导的路线上来,即把外交政策同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目标联系起 来,而不是过多地同意识形态的目标联系起来,是7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与“周恩来1954 年所倡导的路线”直接相关的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8.我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B. C. D. 9.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 D.借用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10.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欧洲工人运动中出现了修正主义。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尚未建立 B.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C.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发展 D.资产阶级空前强化国家军事机器 11.“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下列对这一记载的评述,正确的是 A.人们心目中,贫富贵贱的差别在服饰上的体现已经消失 B.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习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C.同光时期,革新之风盛行 D.女性解放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 12.维新派指出,“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而通过维新变法中国并未摆脱封建落后状态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欺压,其主要原因是“今日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尚未得到初步发展 B.近代西方详论尚未系统介绍进来 C.尚未出现影响浣的思想解放运动 D.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材料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欧洲大陆……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这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