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安全培训教材概要
第七部分 消防安全
“没有安全就没有顾客”----消防工作的得与失,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更重要的是关系到顾客和公司员工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因此对全体员工,特别是新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培训,使之对消防基本常识、公司消防设备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出现火警情况下该如何报警;如何组织人员正确疏散,如何扑救初步的火灾等有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章 火的形成
火的形成
我们把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常叫燃烧三角形。
可燃物 助燃物
火源
1、可燃物定义:即是指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反映的物质叫做可燃物,例如固体中的本柴、干草、棉花、纸张、布匹等,液体中的汽油、柴油、煤油、酒精等;气体中的氧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等。
可燃物可分为五类,常见的有三类(A、B、C)
A类火灾:指的是含碳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灾(木、棉、纸、麻等);
B类火灾:指的是甲、乙、丙类液体燃烧的火灾,包括:
亲水性极性溶剂(甲醇、乙醚、丙酮等)、
疏水性非极性油品(汽油、煤油、柴油等)
C类火灾:指的是可燃气体燃烧的火灾(甲烷、石油气、水煤气等);
D类火灾:指的是可燃金属燃烧的火灾(钠、钾、镁及镁铝合金等);
E类火灾:指的是带电物体燃烧时仍处于带电状态的火灾,包括:
带电A类火灾(计算机、发电机、配电盘、家用电器等)、
带电B类火灾(油浸变压器等)
2、助燃物定义:凡是能够帮助和支持燃烧,起氧化作用的物质都叫助燃物。例如:氧气、氢气、高锰酸钾等。
3、着火源定义:凡是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叫着火源,如:火柴和打火机的火焰、烟蒂火、油灯火、电线短路打火等,以及化学能、聚集阳光等。
火形成的三个条件中如果缺少任何条件,物体就不能燃烧,要预防火灾只要去掉三个条件当中的任何一个即可,而可燃物、助燃后在我们工作生活环境、空气当中处处存在,因此,预防火灾的最有效办法是杜绝火源。
二、火灾的危险性分类:
甲类:
1、闪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受撞击、摩擦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6、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乙类:
1、闪点≥28℃至<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助燃气体能在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雾滴
丙类:
1、闪点≥60℃的液体
2、可燃固体
丁类:
1、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戊类: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
三、防火的基本措施
根据燃烧的原理,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不使燃烧形成或扩张,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有以下几种:
1、控制可然物体:即控制可燃物品的储存量,例如:木材、汽油、酒精、都是可然物品,平常不小心就可能引起火灾。
加强通风,降低可然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浓度、使它们的浓度控制在爆炸极限以下。
用防火漆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提高耐火极限。
2、隔绝空气;即破坏助燃物条件,具体措施有:
密闭有可燃物质的容器、设备。
变压器充惰性气体进行防火保护。
关闭防火门、窗、切断空气流动。
用沙土覆盖可燃油体。
3、清除着火源,即破坏燃烧的热能源,具体措施有:
在有着火危险的场所,禁止吸烟和穿带钉子的鞋。
防火电路短路,装设保险装置。
接地线,防止静电。
安装避雷器,防止雷击起火。
在有着火危险的场所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
灭火就是为了破坏已形成的燃烧条件,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人们灭火实践经验总结以下四种方法:
1、隔离法:就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未燃烧的物质隔离,使火源孤独,火势不能蔓延,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和助燃物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设法阻挡流散的液体,拆除火源相邻的建筑物等。
2、窒息法:窒息法就是隔绝空气,使可燃物无法获得氧气而停止燃烧,如:用不燃或难燃物遮盖燃烧物,用水蒸汽或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密闭起火的建筑物;设备的孔洞,把不燃的气体或液体喷洒到燃烧物上,或用泡沫遮盖燃烧面,使之得不到空气而被窒息等。
3、冷却法:冷却法就是降低着火物质温度,使降到燃点以下而停止燃烧,如用二氧化碳喷洒到燃烧物上,或用泡沫覆盖在燃烧物上以降低其温度,或者喷洒在火源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