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泰和县万合镇概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泰和县万合镇概况

万合镇概况 一、建置沿革 清代,境域内分属千秋、仁声、仙槎乡管辖,以地形为界,平原属千秋乡、丘陵属仁声、仙槎乡管辖。 民国初沿袭清制,属千秋、仁声、仙槎乡管辖。1926年,将旧6乡划为6区,1镇26乡,始置万合乡。1930年7月,全县划分为6区102乡,始置樟塘乡。1940年取消区级设置,境域内分属万合、仁问、仁声、仙津四乡管辖。 建国初期,实行区乡制,本地区分为高樟乡,万合乡,集义乡,哨峰乡,店边乡,塘尾乡(属三区管辖),南坑乡,樟塘乡,严家乡,宁溪乡,袁家乡和塅坑乡,曾家乡的小部分(属四区管辖)。1952年,全县增设二个区,全境分属南坑、樟塘、店边、哨峰、塘尾、严家、宁溪、集义、高樟、万合、虎溪乡(属九区),袁家乡(属四区),曾家乡(属八区)。1956年2月撤区并乡,高樟、万合、集义、虎溪、哨峰等乡合并为万合乡;店边、南坑、塘尾等乡合并成立塘尾乡;樟塘、严家、宁溪乡全部,袁家乡大部、曾家乡小部合并成立樟塘乡。1958年10月,万合乡、塘尾乡合并,成立万合人民公社。樟塘乡改称樟塘人民公社。1961年5月,恢复区制,公社规模缩小,万合公社分为万合、集义、哨峰、塘尾四个公社;樟塘分为樟塘、大鹏两个公社。是年8月,集义公社并入万合公社,大鹏公社并入樟塘公社,属万合区管辖。1966年撤区并社,哨峰公社、塘尾公社并入万合公社。1968年4月,公社规模扩大,樟塘公社并入万合公社。1972年,社队规模调整,万合公社分为万合、樟塘两个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成立万合乡、樟塘乡。2001年12月,樟塘乡整建置并入万合镇,原樟塘乡成立樟塘办事处,全镇辖1个办事处,32个行政村。2003年9月,村规模调整,竹冈、黄坑两村合并为黄坑村,新山、霞山两村合并为霞山村,铜山、龙陂合并为铜陂村,河边、沙湖合并为沙湖村,新成立万合居委会。2004年3月,樟塘办事处撤消。2008年原新山村从霞山村分出并入南坑村。是年,全镇辖湖尾、高樟、南垅、坪上、湖头、沙垅、罗家、江南、集义、前进、桑园、沙湖、哨峰、华盖山、陂溪、店边、菰塘、南坑、霞山、塘尾、黄坑、宁溪、大鹏、赤溪、铜陂、樟塘、钟埠、竹山、万合居委会等2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51个村民小组,244个自然村。总人口49121人,其中非农人口2751人;总户数24553户。 二、自然地理 位于泰和县东北部,赣江东岸,东与苑前镇、青原区新圩接壤,南邻灌溪镇,西接塘洲镇,沿溪镇,北界青原区值夏镇。镇政府驻地万合圩距县城20公里。辖区东西宽约8公里,南北长约22公里,面积170.5平方公里。境内东、南、北均为丘陵,属紫瑶山余脉,由低丘、小山包构成,丘谷相间,其面积约占75%;西部为大片平原,其面积约占25%。地势由东、南、北三方向西倾斜。最高点位于华盖山屁股岭,海拔169.8米,最低点为桑园昌家村北洲地,海拔45米。 天然水系主要有赣江、仙槎河、仁善河。赣江自黄坑石岗村南入境,由南向北,经黄坑、竹山、湖尾、高樟、南垅、坪上、桑园、沙湖8个行政村,至沙湖流入吉安县,境内长约23公里。仙槎河,自大鹏盐田村南入境,经大鹏、赤溪、黄坑、竹山等村,在竹山江背村注入赣江,境内长约6公里。仁善河自铜陂江边村东入境,自东向西流经铜陂,赤溪、大鹏等村,至赤溪棋盘洲注入仙槎河,境内长约8.2公里。仙槎、仁善两河上建有水陂,可灌溉农田。赣江之上设有印霞江渡口,是沟通万合至县城、沿溪的主要渡口;竹山渡口、位于竹山,是原樟塘通往县城、沿溪的主要渡口。 境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温润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6.5℃、7月平均气温29.7℃;最高气温40.4℃,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7℃,出现在1月。全年无霜期298天,始于2月中旬,终于12月中旬;特殊年份,初霜期始于11月中旬,终于3月初。日照时数一般在1613.5小时以上,百分率年平均为39%。风力一般在4-5级左右,风向夏季偏南,冬季偏北,大风日7天左右,有时风达8级。年降雨量1726毫米,多集中在雨水一夏至间,立夏一夏至尤多大到暴雨,赣江之滨,平原,仙槎河,仁善河两岸易成水灾;秋冬季降雨量相对稀少,全境易受旱成灾。境内有小(二)型水库11座,塘坝281座,白云山灌区一支、四支、五支,总库容234.9立方米。 境内土壤据1984年土壤普查资料介绍,主要有黄棕壤、红壤、潮土、水稻土等四个土类。丘陵地带以黄棕壤为主,附有部份红壤,丘间沟谷多为腊泥。适宜种植水稻、豆类、薯类兼种一些经济作物。西部平原,仁善,仙槎两河沿岸土壤,以水稻土、潮土为主要土类。属赣江,仁善河,仙槎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土质肥沃,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种植水稻,盛产花生、芝麻、油菜、甘蔗、西瓜、车前籽、竹篙薯等经济作物。全镇有耕地4790公顷,其中水田3869公顷,旱地921公顷。境内塘尾铜坑一带有

文档评论(0)

dlive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