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成氨的生产工艺
合成氨的生产工艺设计
合成氨的生产工艺设计
一 生产原理概述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特别是生产化肥的原料,它是由氢和氮合成。合成氨工业是氮肥工业的基础。为了生产氨,一般均以各种燃料为原料。首先,制成含H2和CO等组分的煤气,然后,采用各种净化方法,除去气体中的灰尘、H2S、有机硫化物、CO、CO2等有害杂质,以获得符合氨合成要求的洁净的1:3的氮氢混合气,最后,氮氢混合气经过压缩至15Mpa以上,借助催化剂合成氨。
二 半水煤气制气原理
固体燃料的气化过程实际上主要是碳与氧的反应和碳与蒸汽的反应,这两个反应称为固体燃料的气化反应。
表1 以空气为气化剂主要反应方程
序号 反应方程式 1 C+O2(3.76N2)=CO2(+3.76N2) 2 C+O=2(3.76N2)=2CO(+3.76N2) 3 C+CO2(3.76N2)=2CO(+3.76N=2) 4 2C+3.76N2+O2+3.76N2=CO2+7.52N2 表2 以水蒸汽为气化剂主要反应方程式
序号 反应方程式 1 C+H2O(汽)=CO+H2 2 C+2H2O(汽)=CO2+2H2 3 CO+2H2O(汽)=CO2+H2 4 2H2+O2=2H2O(汽) 5 C+H2=CH4 6 CO+3H2=CH4+H2O 7 CO2+4H2=CH4+2H2O(汽) 在气化炉燃烧层中,炭与空气几水蒸汽的混合物相互作用时的产物称为半水煤气,其化学反应按下列方程式进行:2C+O2+3.76N2=2CO2+3.76N2
C+H2O(汽)=CO+H2
这种煤气的组成由上列两反应的热平衡条件决定。由于半水煤气是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气,因此,要求入炉蒸汽与空气(习惯上称为氮空气)比例恰当以满足半水煤气中(CO+H2):N2=3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要求半水煤气(CO+H2):N2≧3.2。
三 流程图
造气 - 半水煤气脱硫 - 压缩机1,2工段 - 变换 - 变换气脱硫 -压缩机3段 - 脱硫 -压缩机4,5工段 - 铜洗 - 压缩机6段 - 氨合成 - 产品NH3
四 工艺计算及工艺条件
4.1 煤气发生炉(含燃烧室)的物料及热量衡算
方法:实际数据计算法
实际计算法是以实测煤气组成为依据的计算法,采用此法计算时,首先将气化煤进行试烧,以得到准确的煤气组成分析数据。
已知条件的确定:
表5 入炉煤组成,重量%
C H O N S A W 合计 78.13 1.32 0.43 0.77 0.51 13.24 5.6 100 燃烧热值 28476kJ/㎏
吹风气组成,体积%
表6 吹风气组成, 体积%
CO2 O2 CO H2 CH4 N2 合计 H2S 16.55 0.35 6.56 3.34 0.76 72.45 100 0.85g/Nm3 半水煤气真正组成,体积%
表7 半水煤气组成, 体积%
CO2 O2 CO H2 CH4 N2 合计 H2S 7.5 0.20 32.10 44 0.54 16.66 100 1.45g/Nm3 3.各物料进出炉的温度
空气25℃;相对湿度80%,空气含水汽量0.0213kg(水汽)/kg(干汽);
吹风气,上行煤气流600℃;下吹煤气200℃;灰渣200℃;
上行蒸汽120℃;饱和蒸汽的焓2730kJ/kg;
下吹蒸汽550℃;过热蒸汽的焓3595kJ/kg;
4生产循环时间%,时间(S)
表8 生产循环时间
吹风 上吹 下吹 二次上吹 吹净 合计 26 26 36 8 4 100 46.8s 46.8s 64.8s 14.4s 7.2s 180s 5.计算基准:100kg入炉燃料
6.带出物数量及其组分
带出物数量:2kg绝对干料
带出物组分及各组分重量
表9 带出物数量及其组分
元素 组成,重量% 各组分重量,kg C 82.5. 2×0.8250=1.65 H 1.66 2×0.0166=0.03 O 0.47 2×0.0047=0.01 N 0.80 2×0.008=0.02 S 0.57 2×0.0057=0.01 灰分 14.00 2×0.14=0.28 合计 100 2 带出物热值30030kJ/㎏ 摘自 钟蕴英、关梦嫔、崔开仁、王惠中编 .煤化学.
7.燃料气化后转入煤气中的元素量,kg
C 78.13-(1.65+2.20)=74.28
H 1.32+(5.6×2)/18-0.03=1.91
O 0.43+(5.6×16)/18-0.01=5.40
N 0.77-0.02=0.75
S 0.51-(0.01+0.05)=0.4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下半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量子计算性能评估基准研究报告 202412.pdf VIP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劳动关系协调师)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胃癌临床表现.pptx VIP
- 不不兔课件.ppt VIP
-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思政案例.docx VIP
- 2025辽宁沈阳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所属企业沈阳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VIP
- (高清版)DB5119∕T 21-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江口醇酒生产技术规范 .pdf VIP
- 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pdf VIP
- 考研真题 天津外国语大学801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方向)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