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北台内山开垦-中央大学客家学院
清代北台內山開墾
與客家優佔區的族群關係(
黃 卓 權
-摘 要-
本文透過清政府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所構築的土牛溝界,來探討台灣內山開墾史的區域範圍,在不同的時期,隨著清帝國版圖觀念的改變,以及內、外在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變化。
同時也經由這種統治權的逐步擴張,來瞭解漢移民在版圖界外的族群互動過程;從區域取向的角度,解析客家人在本地區的族群關係。其範圍則界定在族群互動最頻繁的桃、竹、苗內山地區。
內山開墾,其實是土牛溝外近山開墾的延伸。桃、竹、苗三縣,是台灣北部客家人的優佔區;因此,台灣北部地區的內山開墾史,客家人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不但從中主導了墾務的發展,改變了本地區的人口結構,也為當地的族群關係,留下深遠的影響。
關鍵字:內山開墾、生番、熟番、客家、福佬、族群關係Key words:Reclamation of the inner mountain area、Raw and Cooked aborigines、Hakka、Hoklo、Ethnic relations一、前 言
土地開墾是台灣史研究的主要課題,尤其是漢移民的土地開墾過程所牽涉的族群關係,對台灣社會結構的變動,更有莫大的影響。隨著開墾的進程愈來愈進內山,族群之間的互動,也愈為頻繁。由於土地觀念的差異,漢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的衝突,也因生存空間的需求而與日俱增。
為了解決這些衝突,清政府治台初期,對原住民也曾實施多次的「番政變革」;譬如:開挖土牛溝、立石定界、禁墾番地、設置番屯、……等等,來保護原住民的生存空間。然而,這些措施,畢竟抵擋不了漢民現實的需要,以致原住民的生存空間,也就隨著漢移民的源源湧入而日趨侷促。
清代道光中期(1840~)以後,清帝國更因外事頻傳,使得政府的財稅需求日增,原先對原住民的各種保護措施,便逐漸鬆弛而形同虛設,甚至變相的鼓勵漢民以撫番為名,越界侵墾番地。
到了清代晚期(1874),由於與日本發生嚴重的台灣番地領有權之爭,愈發迫使清政府急於將番地「納入版圖」 於是從光緒元年(1875)起,由政府所主導的「開山撫番」政策,再度帶動了另一波的內山開墾潮。這次的行動,不但政府以「撫番招墾」為名,討伐「兇番」,入侵番地;民間更以武裝方式公然進行佔墾;遂使漢民與原住民之間的衝突,進入尖銳對峙的狀態,直到日本帝國統治台灣以後仍未息止。
由於台灣北部地區的內山開墾,北自新店溪中、上游起,南至大甲溪中、上游止,整個沿山漢、番交界地區,都可發現客家移民參與的紀錄;尤其是桃園、新竹、苗栗三縣地區,更與客家移民息息相關。因此,要瞭解台灣北部地區的內山開墾史,便不能忽略客家移民在開墾過程中的族群關係。
本文擬就漢移民在台灣北部內山開墾史中,所涉及的族群互動過程,試從區域取向的角度,來探討客家人在本地區的族群關係,其範圍則界定在筆者長期進行研究的桃、竹、苗內山地區。
二、內山開墾史的界定
「內山」一詞,是台灣清代以後所修方志和現存文獻上,經常可以見到的名稱,研究者如果未加留意,很容易略而不察,把它誤作自然地理的界限;然而如果細加探討,便可以立即發現,此詞的使用與一般所認知的「深山」或「深山內部」,有很大的差別;它顯然已從日常的泛稱,演變為一個特定的用詞,卻又經常會因時、因地、因人,而有不同的指認,不但缺乏明確而穩定的範圍,也可以相當明顯的看出,它所指涉的地區,隨著清政府政治力的逐步介入,而呈現急速縮小的現象。
然而,這一個在清代與日治時代的方志、文獻上,經常出現的「內山」,究竟是指那一些地區呢?這些地區,能不能有一個可供界定的範圍?如果要解答這個問題,就必須根據現存文獻和方志的記載加以探討。檢視現存的各種相關記載,可以很明確的指出:「內山」一詞的廣泛使用,應該是清帝國統治台灣(1684)以後的事。
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以及康熙三十五年(1696),先後擔任台灣知府的蔣毓英、高拱乾,他們在任內分別編修的兩部《台灣府志》對於「內山」一詞,並無任何說明,只不過是泛指轄境以東的地區而已:
「阿里山社東界至此山止,自此山(米基山)以東,皆係內山。」
到了康熙五十六年(1717),諸羅知縣周鐘瑄延請陳夢林等編修《諸羅縣志》刊行,才對「內山」一詞有了比較明確的說法:「凡山之綿渺阻絕,人跡不到者,統稱內山」; 又說:「內山峻深幽邃,生番之所居」 明白指出所謂「內山」乃是(1)人跡不到之處,(2)生番所居之地;而且這裡所謂「人跡不到」的「人」,乃是僅指漢民而言,生番並未包含在內。對於這種區別,康熙六十年至六十一年間,在台鎮壓朱一貴反清事件的藍廷珍、藍鼎元〈復呂撫軍論生番書〉,就有一段很傳神的敘述:
「生番殺人,臺中常事.此輩雖有人形、全無人理,穿林飛如鳥獸猿猴.撫之不能、勦之不忍,則亦末如之何矣。」
《諸羅縣志》另有幾處重要的記載,值得我們特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校--以老带新”实施方案.docx VIP
- 2022《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综述》专题PPT.ppt VIP
- -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ppt VIP
- 医美整形线上平台留客升单策略.docx VIP
- 高中物理力学——动态平衡问题处理方法.pdf VIP
- 一种可实时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pdf VIP
- 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考试学习资料.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pdf VIP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模板或IATF16949质量管理手册.docx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Unit 1 单元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