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状元的巨大成与就高考状元的全军覆没.docVIP

科举状元的巨大成与就高考状元的全军覆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举状元的巨大成与就高考状元的全军覆没

科举状元的巨大成就与高考状元的全军覆没 “状元”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并经常出现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到了每年的高考期间,“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省状元”、“市状元”都会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与此风气相呼应,各高校之间也很注意对状元的争夺,并以招收到状元的多少作为衡量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这一切,无疑都是中国古代状元文化的历史延续。 一 “状元”这个词的历史,起码可以追到唐朝。依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其居首者因此被称做状头,又名状元。因其为殿试一甲第一名,亦称做殿元。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是科名中最高荣誉。所以,状元指的就是古代科举的殿试第一名。不过,有时状元之名也不一定用得那么严格,唐时的新进士、宋时廷试列一甲者,都可能被称为状元。 说到状元,就不能不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是在汉魏以来察举制度基础上经漫长演变发展而来的,是在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基础上突出以文取人的一种全新的选官制度,是一种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人才选拔制度。具体而言,是由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一、现在的高考状元们,中了状元等于人生失败 现代的我们,从三岁开始接受学前教育,六岁上小学六年,13岁上初高中学六年,19岁考大学一般是四年本科23岁毕业,现在大部分人都想读研三年。不加读研,共需要接受现代教育20年才能走入社会,走入社会,我们能做什么呢?大家可以思索一下。现在看看高考最好的各省状元们的人生答卷的成绩吧! 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 “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见《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页)。 不止如此,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 “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同上页) 进一步的分析统计说明以下事实: 事实一:1977年以来,全国34年的高考状元(高考分省计分,3300名÷30个省市区÷34年≈3.2名,应该一个没漏啦),都没成为社会活动家、或企业家、或艺术家,也没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领军人物。 事实二:不知科学家的工作属不属于一个行业?如果属于,那就意味着:高考状元们也没成为一流科学家。 事实三: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能获成就的大小跟他所受的学校教育并非正相关——即是说,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见得能成这些“家”,而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则不见得不能成这些“家”。 事实四: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一定关系”是多大的关系?强正相关、弱正相关、不同层次的科学家正相关程度不同?文章里没解释——不过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样,而且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二、古代的科举状元们:状元约等于成功 古人6岁入塾,如《礼记》所说:“七年小成,九年大成”。就是说约在15岁就可以有能力参加科举了(当然并不是一定能考上,可是现在的学生你让他初中毕业考大学是绝对考不上的呀!)。在这几年间,应考的书生要背诵多少书呢?据程羲在《中国历史帙闻》一书中统计,《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合计起来,共有401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都要背熟精通,烂熟于心。此外,还要看大量的注释和其他非读不可的典籍、史书、文学书籍等。可见,状元并不是样子货,没有真才实学,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三更灯火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据不完全统计,古代正史有传和有作品传世的状元,其分布情况如下: 朝代 状元总数 正史有传的状元人数 占状元总数的百分比 有作品传世的状元人数 占状元总数的百分比 唐 146 19 13.47 34 24.11 五代 15 2 13.33 1 6.66 宋 118 56 47.45 52 43.38 辽 54 5 9.26 1 0.18 金 28 9 32.11 7 25 元 32 6 18.76 2 0.62 明 90 37 41.11 36 40 清 114 28 24.56 56 49.12 总计 591 153 26 188 31.75 资料来源:萧源锦:〈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217-218页。 状元以科举入仕,在《二十五史》中列有传记者,共计唐代状元王维等34人,五代至宋代王溥等56人,辽金元郑子聃等9人,明代吴伯宗等36人,清代刘子壮等56人。如果再进一步,探讨其具体在传记中的分类,则可知道,这些古代状元中的佼佼者们,分布散见于“列传”、“文艺传”、“儒林传”、“文苑传”、“忠义传”、“文学传”、“能吏传”、“奸臣传”、“循吏传”等。在二十

文档评论(0)

ggdxyz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