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GC与一次调频交流
DCS应用技术研讨会 AGC与一次调频交流资料 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自动化所 2008-12 基本概念(1) AGC与一次调频的实质: 电网的频率的控制 根据电网频率偏离50Hz 的方向和数值,实时在线地通过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一次调频)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调节能源侧的供电功率以适应负荷侧用电功率的变化,达到电网发/用电功率的平衡,从而使电网频率稳定在50Hz 附近的一个允许范围内。 我国电 网频率变动允许范围为0.2 Hz 。 电网频率变动范围是世界公认的电力质量三个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的电网频率变动允许范围为0.1 Hz,日本 最严格,为0.08 Hz。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对电网频率允许变动范围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格。 基本概念(2) 通过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自身频率特性对电网的控制,通常称之为一次调频。它主要是由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来实现的。(PID 调节规律)) 电网AGC 则是考虑电网的宏观控制、经济运行及电网交换功率控制等因素,向有关机组调速系统下达相应机组的目标(计划)功率值,从而产生电网范围内的功率/频率控制,称之为二次调频(CPS、SCPS)。 基本概念(3) AGC概念(1) AGC系统称为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它完成电网侧与电源侧的自动控制,可称为大协调控制。而MCS(或CCS)系统称为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它完成发电机组侧的自动控制,也可称为小协调控制。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主要通过改变汽机调门开度和锅炉燃烧率来调节机组输出功率,并保持机前压力的稳定。 AGC概念(2) AGC概念(3) 与AGC相关的信号(DCS侧) AGC概念(4) 协调控制系统(2) 协调控制的运行方式: 手动方式(BASE) 机炉主站都工作在手动状态 锅炉跟随方式(BF) 机侧调整功率,炉侧调整压力 汽机跟随方式(TF) 炉侧调整功率,机侧调整压力 机炉协调方式(COORD)机侧和炉侧同时进行压力和功率的调整,机炉主站在自动。 COORD又区分以BF或TF为基础的COORD方式,对于一确定的单元机组在同一时刻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COORD负荷控制方式 协调控制系统(3) 现代协调控制系统的典型代表: 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系统(DEB) 直接指令平衡控制系统(DIB) 缺点:在动态调节中,DEB的锅炉侧能量只在汽机调门动作后,主汽压力发生变化后才能做出响应,为适应锅炉热量的缓慢响应,汽机侧参数整定较慢,负荷动态迟延较大。 现代火力发电单元制机组在一定的负荷变化范围内,其负荷控制指令与各个子系统的控制指令之间,在静态存在着线性(或折线)比例关系。因此,越来越多的协调控制系统采用了直接指令平衡控制策略,它结构简单,调试整定方便,响应快。 直接指令平衡控制策略采用前馈指令+闭环校正方式。 将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直接指令送至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这种方式使得锅炉和汽机同时获得最快的负荷响应。 功率修正和机前压力修正回路作为负荷变化后的滞后校正,使得机组在稳定工况获得准确的设定功率和设定机前压力。 一般采用由汽机侧对功率回路进行校正,由锅炉侧对汽压进行校正,而当汽压偏差过大,锅炉的控制不能及时调整时,则由锅炉和汽机共同对汽压进行控制,保证汽压偏差不超过允许范围。 直接指令控制系统(2) 辅助控制功能 机组AGC基本技术要求 1、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机组应达到以下基本性能指标要求: (1)功率偏差δLm ≤ 2.5% MCR (2)响应时间Tr ≤ 120秒 (3)响应速率V ≥ 1.0% MCR/分钟 2、采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机组应达到以下基本性能指标要求: (1)功率偏差δLm ≤ 2.5% MCR (2)响应时间Tr ≤ 40 秒 (3)响应速率V ≥ 2.0% MCR/分钟 AGC调节性能的改进与提高(1) AGC方式下,AGC负荷指令频繁地连续变化。(存在的问题) 机组锅炉炉膛容积大,热容量大,锅炉在接到负荷指令后,改变煤量到蒸汽流量发生变化需要时间,即蒸汽产生的纯迟延时间。最终导致汽压响应的迟延;对于负荷响应纯迟延较大的机组将难以适应。 直吹式机组燃料量从指令变化到煤粉进入炉膛存在较大延时(中储式制粉系统由于煤粉仓的作用,没有制粉过程的影响,负荷的响应较快 。) 当机组处于滑压段运行时,滑压运行对负荷的适应性较差,这是因为机组在滑压运行时,锅炉蓄热能力将随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方向恰好与负荷需求方向相同;当需要增加负荷时,锅炉同时需要吸收一部分热量来提高参数,使其蓄热能力增加;反之,在降低负荷时,参数降低,释放蓄热。这两种结果都阻碍了机组对外界负荷需求的响应,降低了AGC响应速率。 AGC调节性能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