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一《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附件一: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
o30′44.36″N,113 o 51′44.74″E;大铲岛上地理位置坐标为22o30′42.54″N,113 o 51′05.48″E。
本工程将在陆域一侧码头堆场内,建一座盾构始发井,在大铲岛电厂红线外建一座接收井。过海盾构海底隧道水平长1184.11m,实际总长度1184.25m,其中用海长度1094.0m。根据大铲东水道的规划疏浚航道要求,确定盾构结构层顶部标高不得高于-24.0m。盾构工程的截面为内径3m,在满足供气和供水以及检修通道的要求外,本工程将使隧道功能得到扩展,还能作为大铲岛和大陆之间的应急通道,隧道内还预留通信电缆等支架。
本项目申请用海面积2.5749公顷,项目总投资:约5733.62万元。
2、工程分析
施工期
①泥浆池泥浆洒落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②水土流失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土地平整产生的地面裸露、始发井和接收井开挖产生弃土的堆放、盾构推进中挖掘出的弃土的堆放。
③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④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车清洗废水、施工排水及清洗废水、施工现场的油料渗漏及施工中更换的废油等;
⑤施工队伍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产生的弃渣和建筑垃圾。
营运期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于2010年4月15日和30日分别在大潮和小潮期对本工程所在海域的12个站位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其中水质站位12个,沉积物及生物样品站位7个站位,潮间带生物断面2个。水质状况
pH、DO、COD、SS、石油类、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汞、砷、铜、铅、锌、镉等13项评价因子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出第三类海水水质要求,超标率分别为100%和90%,对水质影响较大。
沉积物状况
表层沉积物总体质量较好,TOC部分站点超过海洋沉积物二类标准,超标率为29%,其它测试指标均达到二类标准,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未受到较重污染。
海洋生物状况
调查海域叶绿素a的变化范围从1.61~4.20μg/L,平均值为2.60μg/L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共有硅藻门、甲藻门、蓝藻门、绿藻门和裸藻门等5门37属83种(含变种和变型)主要优势种(以优势度Y≥0.02为优势种)有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granii、亚沟圆筛藻Coscinodiscus subaulacodiscoidalis、中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 centralis。该海域浮游植物丰度较低,变化范围为0.20×104cells/L~6.95×104cells/L,平均丰度为1.379×104cells/L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1.15~3.18之间,平均为1.99;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56~0.94之间,平均为0.77浮游动物共有4门51种和11类浮游幼虫,其中节肢动物门桡足类16属39种、十足类4属4种、介形类1属1种,原生动物门3属3种,被囊动物门1属2种,腔肠动物门1属2种,浮游幼虫11类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丰度变化范围在1472~21818ind/m3,平均丰度为6282ind/m3;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2.59~3.42,平均为2.90,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61~0.86,平均为0.68共鉴定出浅海底栖生物7门112种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变化范围在4.88g/m2~973.51g/m2之间,平均为247.05g/m2;栖息密度变化范围在750.00ind/m2~8999.99ind/m2之间,平均为3555.55ind/m2在调查海域共调查了3个潮间带断面,经鉴定多毛类16种,寡毛类1种;瓣鳃纲4种,腹足纲7种,节肢动物甲壳纲12种,大型海藻1种,腔肠动物1种,鱼类1种,其他1种潮间带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从712~2808 ind/m2,生物量从8.8~639.92 g/m2,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149.01g/m2和1436ind/m2。海洋生物质量
本次海洋生物体质量现状评价以渔业资源调查时三种优势底拖海洋生物为评价对象,即分别为皮氏叫姑鱼、扁玉螺和长毛对虾参照《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二类限值要求,三种底托生物体内铜、镉和汞等均低于海洋生物二类质量标准,但三种生物体内锌含量长毛对虾的铅扁玉螺、长毛对虾的砷含量超过二类限值要求,已受到一定的污染,生物体质量一般。
渔业资源
调查区内共捕获游泳生物57种,其中鱼类38种,甲壳类16种,头足类3种。本次调查游泳生物的平均渔获率为8.08 kg·h-1,其中鱼类的平均渔获率为6.86 kg·h-1,渔获物占游泳生物的84.84%;头足类平均渔获率为0.29 kg·h-1,占渔获游泳生物的3.56%;甲壳类平均渔获率为0.94 kg·h-1,占渔获游泳生物的11.60%。调查中,5个测站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