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大分子课件专用课件
血红蛋白的解离常数和氧分数饱和度方程分别是: 曲线的S型特性是O2与Hb协同性的标志。 n=4(理论的),n=1(无相互作用), n=2.8(实际观察到的)Hb氧结合曲线的比较。 n=2.8,Hb n=1.0, Mb a b c 上述方程称为Hill方程,用log(Y/(1-Y))对logp(O2)作图得到Hill曲线。由于O2与Hb的结合是协同的,所以Hill图实际上是S形的。 Hill系数nH是协同性程度的一种量度。 由Hill图得到Hb对第4个O2的亲和力是第一个O2的300倍。 当用n代替指数4得到: 对于Hb,在50%饱和度时, Y=1-Y,从Hill方程最终可以得到下面的式子: 就是说:Hb和Mb的情况不同,对于Hb来说,其P50和K不相等;而对于Mb来说,两者是等值的。这是由于其结构上的差异和有无氧合协同效应所决定的。 血红蛋白的氧合协同性使得它能够更有效地输送氧气。协同效应,就是增加血红蛋白在肌肉中的卸氧量。 血红蛋白氧合的协同效应使得它更有效地起着输送氧气的作用。如果没有协同效应,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将与肌红蛋白的相同,是—条双曲线。肺泡中的PO2为100 torr,工作肌肉的毛细血管中PO2约在20 torr,血红红蛋白的PO2=26 torr,n=2.8。从图可见,在肺泡中Y是0.97,肌肉毛细血管中Y是0.25。释放的氧为两个Y值之差, ΔY=0.72。因此,ΔY是血红蛋白输氧效率的指标;协同效应将增加ΔY。如果设想血红蛋白没有协同效应(如n=1),则其氧合曲线与肌红蛋白的一样,呈双曲线。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到,肌红蛋白输送氧从肺泡(100 torr)到肌肉(20 torr), 虽然PO2有相当大的改变,但ΔY值坐化不大,ΔY不到0.1,因而到达肌肉后释放的O2很少。 4.2.4 H+ 、CO2和BPG对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影响 H+ 、CO2和BPG在血红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虽然离血红素很远,但这些分子极大地影响Hb的氧合性质。这种在空间上相隔较远的部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很多寡聚蛋白质中存在,这就是别构效应。区别于O2分子(同促效应),这些分子对与氧的结合的别构效应属于异促效应。 1. H+ 、CO2促进血红蛋白对氧的释放 CO2水合的结果将增加组织中的H+ 浓度,使得pH下降。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受pH和CO2浓度影响。去氧血红蛋白对H+的亲和力比氧合血红蛋白大。因此,增加H+浓度将提高O2从血红蛋白中的释放。 H+ 是血红蛋白氧合的拮抗剂。pH对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的影响被称为Bohr效应 (Bohr effect)。 Bohr效应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1)在组织中,高的H+ 浓度和较低的pH有利于血红蛋白释放氧气,有利于组织获得更多的氧气,而氧的释放又促使血红蛋白与H+ 、CO2和结合,以补偿由于组织呼吸形成的CO2所引起的pH降低,可以缓冲血液的pH。 (2)在肺部,由于氧压比较高,有利于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并因此促进了H+ 、CO2和的释放,同时,CO2和的呼出更加有利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Hill 效应的生物化学机制: H+在血红蛋白中的结合部位是参与形成血红蛋白链间的盐桥。血红蛋白构象的变化,盐桥键的断裂和连接调节着H+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并由此完成对H+的输送。 CO2在血红蛋白中的结合部位是4个亚基的N-末端的α-氨基。这些氨基在T态时都处于盐桥中,但R态时都以游离状态存在。这些游离末端氨基以不解离的形式参与和二氧化碳的结合,生成胺甲酸蛋白质。 血红蛋白除从肺到组织,转运细胞所需的几乎所有的氧之外,还转运组织中形成的约20%的总H+ 、CO2到肺和肾,并在这里排出体外。 2. BPG降低Hb对O2的亲和力 BPG(2,3-二磷酸甘油酸)是血红蛋白的一个重要的别构效应物。 正常人的红血球约含有4.5mml/L BPG,约与血红蛋白等摩尔数,即维持Hb:BPG的化学计量。Hb分子只有一个BPG结合部位,位于由4个亚基缔合形成的中央孔穴中。 BPG对于R态的亲和力至少比T态的Hb低一个数量级。BPG对于R态的Hb亲和力大小顺序是:HbHb(O2)2Hb(O2)2 BPG与Hb(O2)2则完全不结合。BPG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有利于稳定血红蛋白的T态构象,促进氧的释放。 BPG浓度的改变调节在某些生理型或病理性缺氧的有效组织供氧量。 氧的S型结合曲线,Bohr效应以及BPG效应物的调节使得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达到最高效率。同时,由于能够在较窄的氧分压范围内完成输氧功能,因此使机体内的氧水平不致于有很大的起伏。此外,血红蛋白使机体内的pH也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 4.3 血红蛋白的分子病 4.3.1 分子病是遗传的 与血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