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一、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不需要吸收有机物
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大多数的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少数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通过出汗、呼吸、排尿的方式排出废物
植物通过落叶的方式排出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6、生物的分类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7、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包括生物的生存空间、存在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
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人和体内的蛔虫是寄生关系
4、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适应:生物改变自己例:荒漠中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夜晚的蛾;傍晚的蝙蝠。 (2)影响:生物改变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植物的蒸腾作用能调节空气湿度。
生产者(植物) 构成
生物 消费者(动物) 食物链
5、 生态系统 分解者(细菌、真菌)
环境(非生物)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1.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2.食物链以生产者绿色植物为起点:草→蝗虫→鸟 箭头由弱指向强,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6、食物链 3.正确数食物链
4.营养级越高(越强大的生物),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越多。
5.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个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
的平衡。一个生态系统,其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它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森林动植物种类多于草原)
7、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四、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森林生态系统: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2)草地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
(3)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生态环境最为恶劣。
(4)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
(5)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
(6)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 和 岩石圈的表面(立足点)。
四、 练习使用显微镜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可聚光,光线弱时用)、
1、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遮光器上面有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物镜(高倍物镜物象大、范围小、光线弱)
2、调节清晰度的结构: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小幅度)
取镜、安放
一对物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使用步骤: 对光 二对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
三对反光镜,通过目镜可看到明亮的视野。
先接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两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玻片标本损坏
观察 后远离:左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画图),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1.物像是倒像:与现实上下左右相反,(偏左往左移)
2.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预防滑倒、绊倒、跌倒.ppt VIP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件 新人教版.ppt VIP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3《海底两万里》正文与评价手册答案.pdf VIP
- 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课件(共2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VIP
-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PPT课件全集(438张).pptx VIP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46页.doc VIP
- 2025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GB24315-2009 校车标示国家标准.pdf VIP
- 《慢阻肺》ppt课件_原创精品文档.pptx VIP
- 安徽省2025年高考:《政治》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