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on病(讲座).pptVIP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rion病(讲座)

* * Prion 病 (讲 座) 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陈清棠 1、kuru 病 2、Creutzfeldt-Jakob 病 (CJD) 3、Gerstmann-Strassler-Scheinker (GSS) 综合征 4、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 FFI) 5、绵羊和山羊的scrapie 病(羊瘙痒病) Prion 病是一组可传递的海绵状脑病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TSE) 过去被称为“慢病毒感染性疾病”,包括: 6、豹的脑病 7、黑尾鹿和麋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 8、牛的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 除FFI 外,均能通过患者脑组织的接种而传递给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和啮齿类等动物。 TSE 1759年德国 Leopoldt J G 首先报道此病 18 世纪普遍流行 scrapie 病 1898年 Besnoit M M 和 Morelch 首先描述脊髓前 角神经元空泡化 1936年 Cuille J 和 Chelle P Z 首先报道 scrapie 是可传递性疾病,将病羊的脊髓前 角接种于正常羊后,14~44个月后发病 1959年 Hadlow WJ 访问英国,专门研究 scrapie 和kuru 的关系,并提出发病机制的学说 根据病理学证据表明 prion 病的致病原理为中枢神经组织 (脑和脊髓) 沉积了不正常的 prion 蛋白酶抵抗型 (protease resistent form, PrP res) 又称为 scrapie 相关的 PrP (PrP sc), 分子量为27-30KD 可用免疫组化证实。 TSE 的发病机制 PrP 在正常人脑组织中存在的类型为细胞型 (PrPc),又称为蛋白酶敏感型 (protease sensitive cellular form,PrPsen),当接触 TSE 感染因子后 (如接种 TSE 的脑组织后) 负责编码 PrPc 的基因 (位于第20对染色体的短臂上,称为 PRNP 基因) 发生突变, 其蛋白产物由原来正常的前体蛋白转变为较稳定的低能量状态的多聚体 ? 折叠构象的淀粉样蛋白PrPc? PrP sc 或PrP res 而沉积于脑和脊髓中,后者具有传递性。迄今为止,尚无证据表明单独 PRNP 突变可导致发病,是否存在其他因子尚待进一步研究。 Alzheimer 病脑内也是淀粉样蛋白沉积,但其前体蛋白为 ? A4 蛋白,不具传递性。 TSE 的发病机制 人类 TSE 一、kuru 二、CJD 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 散发约 85%~95% 家族性约 5%~15% 医源性约 1% 人类 TSE 病理改变:神经毯呈空泡变性 (海绵状),胶质细胞增生、肥胖变性,神经元脱失。 病程短者,以海绵状变性严重。病程长者以神经元脱失严重,无免疫应答表现。 电镜下可见空泡位于神经细胞或胶质细胞的突起内,由单层膜包绕。 CJD 的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 16~82岁,平均 60岁, 家族性发病年龄较早 前驱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易疲乏…… 早期症状:行为改变,情感反应异常,持物走路不 稳,视觉障碍,幻觉、妄想…… 继而智能减退、痴呆 CJD 的临床表现 体征:锥体束征,可轻偏瘫; 锥体外系体征:手足徐动,指划动作; 小脑体征:共济失调,轮替运动不能; 90%有肌阵挛。 病程:多死于 1 年内。 家族性者病程较长。 CJD 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CSF:正常 -EEG:晚期呈典型周期发放的高波幅三相或双相尖波,间隔0.5~2秒,背景为电静息。应进行动态观察。 医源性 CJD 外科手术器械,深部电极 移植物传递:角膜移植,硬脑膜移植 组织提取物传递: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 诊断和鉴别诊断 Alzheimer 病(也是淀粉样蛋白沉积 (?A4 蛋白),但无传递性, 临床表现不同,EEG 不同) SSPE 属“慢病毒感染”,为麻疹病毒的潜伏感染,临床过程不同,也有肌阵挛。神经病理不同,有炎细胞浸润。EEG 不同,周期间隔为4秒~8秒。 治疗与预防 本组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 手术器械可在138?C 高压一小时,或 1N NaOH 溶液 浸泡一小时。或二者兼用。 尽量用基因重组的激素作替代疗法。 GSS病(一) Gerstmann-Str?ussler-Scheinker (GSS)病 Gerstmann-S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