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古生界地层划分资料汇编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
地层划分资料汇编
一、长庆气田(靖边)
长庆气田上古生界地层自下而上发育着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表2),其岩性特征简述如下:
表1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划分
地 层 标志层 三叠系 刘家沟组 二 叠 系 上统 石千峰组P2s —K1 上石盒子组 盒1 P2sh1 盒2 P2sh2 —K2 盒3 P2sh3 盒4 P2sh4 下统 下石盒子组 盒5 P1x5 —K3 盒6 P1x6 盒7 P1x7 盒8 P1x8 山西组 山1 P1s1 山2 P1s2 石 炭 系 上统 太原组 太1 C3t1 —K4 太2 C3t2 中统 本溪组 本1 C2b1 本2 C2b2 系陶奥 下统 马家沟组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沉积厚度一般10m~40m,自下而上划分为本2、本1两段。本2段为陆表海型泻湖相铁铝质沉积的铝土质岩;本1段以台地潮下灰岩和泻湖潮坪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并发育了泥炭坪环境,为砂岩夹有薄层灰岩透镜体及薄煤层。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厚度一般60m~80m,主要为一套清水和浑水交互出现的陆表海沉积,自下而上划分为太2、太1两段。下部太2段以砂岩为主,夹煤层和生物灰岩透镜体;上部太1段以灰岩为主夹薄煤层,局部地区以砂岩为主,夹煤层和灰岩。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厚度约90m~120m,以三角洲沉积为主,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山2、山1两段。山2段为一套含煤碎屑岩地层,岩性主要是石英砂岩或岩屑砂岩夹薄层粉砂岩、泥岩和煤层。山1段岩性为细~中粒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和泥质岩。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厚度一般140~170m,为一套河流~三角洲相沉积,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盒8、盒7、盒6、盒5四个层段。岩性以含砾粗砂岩、中砂岩及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或岩屑砂岩为主,夹泥岩。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厚度约60m左右,以河流相沉积为主,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盒4、盒3、盒2、盒1四个层段。岩性为一套泥岩、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交互沉积。
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厚度约240m左右,分布稳定,为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互层。
二、榆林气田
表2 榆林气田上古生界地层划分
地 层 标志层 三叠系 刘家沟组T1l 二叠系 上统 石千峰组P2s -K1 上石盒子组 盒1 P2sh1 盒2 P2sh2 -K2 盒3 P2sh3 盒4 P2sh4 下统 下石盒子组 盒5 P1x5 -K3 盒6 P1x6 盒7 P1x7 盒8 P1x8 山西组 山1 P1s1 山2 P1s2 石炭系 上统 太原组 太1 C3t1 -K4 太2 C3t2 中统 本溪组 本1 C2b1 本2 C2b2 奥陶系 下统 马家沟组 ⑴中石炭统本溪组:沉积厚度一般10m~40m。自上而下分布为本1、本2两段。本2段为一套海相—泻湖边缘沉积的铁铝岩,属风化壳之上的坡积、残积物再沉积而成,一般厚度4m~12m。本1段为砂岩夹薄层灰岩透镜体及薄煤层,厚度一般10m~20m。
⑵上石炭统太原组:是以清水和浑水混合沉积为特点的陆表海沉积,厚度一般60m~80m。依岩性组合分上下两段。下部(太2段)以砂岩为主,夹煤层,有时夹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厚度20m~40m。上部(太1段)以砂岩、泥岩为主,夹灰岩及煤层,向南灰岩增加,厚度约45m。
⑶下二叠统
①山西组:主要为一套河流相、湖成三角洲相、含煤沼泽相及滨浅湖相沉积的砂泥岩互层夹煤层,一般厚度90m~120m,自下而上分为山2、山1两段。山2段是榆林气田的主要气层段,岩性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的灰色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砂砾岩及深灰色含泥中—粗粒岩屑砂岩、砂砾岩,夹黑色泥岩和煤层,一般厚度40m~60m。山1是一套以分流河道为主的砂、泥岩地层,一般厚度40m~50m。
②下石盒子组:主要为一套河流—三角洲沉积,岩性为浅灰色含砾粗砂岩、中—粗砂岩及灰绿色细砂岩与灰绿色泥岩互层,自上而下分为四个气层段(盒5~盒8),厚度140m~160m。
⑷上二叠统
①上石盒子组:为干旱湖泊环境沉积的红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互层,夹薄层砂岩和粉砂岩,厚度160m左右,根据岩性组合自上而下分为盒1~盒4四段。
②石千峰组:为紫红色含砾砂岩与紫红色砂质泥岩互层,厚度250m左右。
三、下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对比划分
一)地层划分的方法
在亚段划分基础上,按照以标准层为等时面,以气层为单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