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监狱环境文化现的状分析
监狱环境文化的现状分析
作者:白焕然???????????????????????点击数: 873???????????????????????????[2010-12-04]????? 就近几年来看,监狱环境文化的现状应该说是可圈可点,各监狱都转变了一些陈旧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共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监狱环境文化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还有很多监狱的情况不容乐观。通过对一些监狱走访与考察,我们认为在监狱环境文化的认识和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监狱环境文化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以便更科学地构建监狱环境文化。
一、监狱环境文化的历史积淀
监狱环境文化是监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文化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阶级统治者意志的反映占主流。不同阶级社会有着不同的监狱文化,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推动着监狱文化的不断发展。监狱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监狱随罪犯存在,罪犯依法律产生。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产生之后,就有了监狱,因而便有了监狱文化。
(一)古代监狱环境文化的积淀
我国最早的监狱叫“牢”,后叫“圜土”,直到“监狱”。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监狱文化沉淀着阴森可怖残酷无情的色彩。
古代监狱文化的积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刑罚理念的随意性。就是依据原告对犯罪嫌疑人的指控进行抓捕,先下大狱,然后审讯,最高审判官是皇帝,基层审判官是县太爷,不依据法典,不存在法定办案,没有固定的审判程序,靠的是沿袭久远的传统道德文化理念和有利于统治阶级集团利益的真实意志来判定犯罪嫌疑人有无罪行或罪轻罪重。取证的方式主要是刑讯逼供。皇帝一锤定死罪,老百姓是望“堂”生畏,望“牢”生惧。
二是狱政制度的野蛮性。监狱内黑暗无比,官府视罪犯为草芥,罪犯根本无人权可言。无论封建朝代如何更替,其所建立的刑罚类型均为劳役刑、肉刑和生命刑。监狱文化充斥着野蛮、恐惧的色彩。
三是行刑方式的残酷性。《汉书·刑法志》有“五刑:黥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黥即在犯人脸上刺字,劓即削掉鼻子,宫即去掉男犯生殖器官(女犯实施幽闭),刖即斩断手足,而杀头则为五刑中最重的刑种。唐代又发展到笞、杖、徒、流、死五刑,徒、流同为劳役刑。到了明清时期,又出现了徒流、迁徙、充军等重苦役刑罚制度。
(二)近代监狱环境文化的积淀
到了近代,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监狱的文明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闭关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门户随着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的进攻而被打开,监狱刑罚理念也在冲击震荡中悄然改变。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终于在匆忙中诞生了中国历代王朝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钦定宪法大纲》,算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它仍将皇权置于国人之上,显得不合时宜。《大清监狱律草案》借鉴西方,规定了监禁制度、作业制度、医疗卫生制度,以及以感化为宗旨的教诲、教育制度等。1903年中国开始有了罪犯习艺性场所。嗣后,国民党政府尽管对监狱制度进行了必要的修订,有些在当时还具有一定的改革意义,但最终都因现实统治和镇压的需要而被束之高阁。
二、监狱环境文化的现实成就
新中国监狱的建立和发展,完全废弃了封建监狱的残酷暴戾之刑,按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建立全新的监狱,确定全新的刑罚思想,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监狱环境文化理念。1931年,江西瑞金的第一个中华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即设立了第一个人民民主政府的劳动感化院,提出“看守、教育、感化”的监狱宗旨和任务。1944年,又提出“我们今天的监狱是一所带有强制性的生产教育学校,是感化教育、积极改造的场所。”从而为新中国监狱环境文化的发展铺垫了基石。建国以后,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为了”重大战略思想,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不断创新,法制不断完善,监狱环境文化的内涵也相应地越来越丰富,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监狱的宗旨建设、法制建设、组织制度建设、硬件设施建设、文化生活建设无不与我国的社会发展同步,并显示出它的独特性和开拓性,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监狱环境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刑罚思想的先进性。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建立人民的监狱,就是提供一个场所,使那些危害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害群之马在被绳之以法后,能够通过矫正恶习成为新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治理国家、改造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而确立的刑罚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监狱所必须遵循的宗旨。尽管我国监狱经过了五十多年的沧桑变迁,但这一刑罚思想始终未变。从解放初期确立的“劳动改造”,到六十年代初的“改造第一、生产第二”,到九十年代初“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刑罚宗旨的正式确立,再到1994年开宗明义地将“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