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两篇_0
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两篇
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两篇供大家参阅!
【一】
历史不容忘记。
铭记国难。“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一首《松花江上》,满是山河沦陷的痛楚,更饱含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从此,我大好河山饱受日寇蹂躏,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一天,是华夏国难的倪端,漫长的八年屈辱史是中华史页上最黑暗的篇章,亿万黎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着自由与和平,渴望着一轮红日从东方升空。
铭记伟大的革命英雄。“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从气贯长虹的平型关大捷到浩气凛然的台儿庄会战,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他们更多的是无名英雄,在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华夏大地危难之际,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母亲抛头颅洒热血!因为只有敬爱的祖国母亲的存在才会有亲人的幸福安康。
铭记红色革命历史。革命历史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画中有红军飞夺泸定桥22位勇士冒着敌人密集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的英雄背影;有方志敏在狱中视死如归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扉页;有赵一曼在牺牲前留给儿子那封“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催人泪下的遗书;也有狼牙山五壮士在纵身跳下悬崖前呼喊的那句久久回响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总是以其凝重的笔墨记录着人类的勇敢与正义,而正义的人们又总是用无私、伟大的爱来争取和创造美好、和平的生活。我们享受着今天的幸福生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的同时更应该做到忽忘国难,永远的铭记这段悲壮的红色革命历史。
铭记胜利的那一天。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无数国人日夜盼望的日子终于来临,我们从不敢忘,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是如此的来之不易。面对在物质上比我们优胜许多的强大敌人,中华民族用不可战胜的凝聚力第一次在对抗外国侵略的屈辱史上划上浓重的伟大的胜利的一笔,结束了那段中国人任由外族鱼肉的不堪回首的历史,为这个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苦难母亲擦拭了满是皱纹的脸上的滴滴血泪,也为她注入了永葆青春的无限生命力,让她在未来的日子走得更快更稳更远。
永远铭记历史并不代表沉溺于过去,恰恰相反,记住历史更是督促我们要珍惜现在、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二】
统一战线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时刻,我们党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更是深入人心,作用巨大。它团结亿万民众,凝聚一切积极力量,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使华夏儿女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共同抗日。经过八年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统一战线工作最成功的实践和胜利,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专门就本地历史上的高邮县闵塔区,在抗战时期的统战工作进行了调研挖掘,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探索与思考。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团结爱国的优良传统,尤其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更体现出华夏儿女团结抗争,驱除外虏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这在抗战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大中城市是这样,在我们偏僻的乡村也是这样。共同抗击日寇,挽救民族危亡的共同理想,把一切进步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正义的洪流。
1937年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全国上下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广大爱国人士,热血男儿,都在为动员全民抗战奔走呼号,从思想上、组织上、武装上为抗日积蓄力量。当时本地隶属高邮县第八区的闵桥、塔集还没有正面接触日寇,但抗日的烽火已经在这里点燃。1937年10月,著名爱国人士陈文高举抗日大旗,在扬州痛歼日寇后,挥师转移到闵桥镇,在集镇上安营扎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戴。陈文所部的官兵军纪严明,善待百姓,秋毫无犯,并积极向群众宣传抗日主张,他们印发传单,颁发《告人民书》,编演抗日题材的话剧,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陈文所部的到来,使高邮湖西的偏僻的水乡古镇沸腾了,人民群众踊跃报名参军,开明商人士绅纷纷出钱、出物、出粮支援这支抗日武装。陈文所部也积极帮助地方建立抗日武装,培养军事干部,训练民众自卫队,使整个闵塔区形成了浓烈的抗战氛围。
当时陈文的部队是一支既不投靠国民党,又不参加共产党的民众抗日义勇军。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党的帮助和引导,通过统一战线工作,把它建成一支党领导下的抗日力量。1938年冬,地方党组织根据陈文倾向我党的抗日主张,积极参加抗战的出色表现,以及国民党企图拉拢和收买这支抗日武装的严峻形势,并针对陈文部队内部出现的一些复杂的情况,立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