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我国农业安全的一些思考
对我国农业安全的一些思考前言:农业是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安全无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力图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对我国农业安全的现状进行描述。关键词:耕地面积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抗灾能力耕地面积如图所示,全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在2001——2003年耕地面积下降速度惊人,2003年后,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放缓,但到2005年时,全国耕地面积仅为18.31亿亩,距离18亿亩的耕地红线仅仅一线之遥,形势已十分严峻。至2008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大为放缓。然而,关于强征滥用耕地的报道仍不时见于报端,从而,我认为有必要分析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以2007年为例,我国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明显趋缓。通过严格执行规划和计划,落实耕地保护各项措施,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比上年净 减少61.01万亩。耕地减少速度趋缓的主要原因,一是2007年度暂停安排退耕还林计划,生态退耕面积大幅减少;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净减耕地数量大幅下 降;三是灾毁耕地数量进一步减少。耕地锐减势头得以遏制,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功不可没。2007年,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9.58万公 顷,超过建设占用耕地4.0%。 考虑到建设占用耕地的必然趋势,生态环境保护和耕地后备资源紧缺的制约,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和灾毁等难以消解或不可控制因素,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依然面临很大挑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得出如下的相关统计图。灌溉、水库和除涝、治水情况项 目199019952000200520072008 年底灌区数 (处)536355625683586058696414 3.3万公顷以上7274101117120149 2.0-3.3万公顷7699141170174298 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万公顷)2123.12249.92449.32641.92834.02944.0 3.3万公顷以上604.7631.4788.31023.01052.01120.7 2.0-3.3万公顷189.6244.4344.0408.0414.9551.7 水库 (座)833878477585120851088541286353 大型水库366387420470493529 中型水库249925932704293431103181 小型水库805228179581996817048180982643 水库库容量 (亿立方米)466047975184562463456924 大型水库339734933842419748365386 中型水库690719746826883910 小型水库573585594602625628 节水灌溉面积 (万公顷)1638.92133.82348.92443.6 除涝面积 (万公顷)1933.72006.52098.92133.92141.92142.5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万公顷)5300669080969465998710159 堤防长度 (万公里)22.024.727.027.728.428.7 堤防保护面积 (万公顷)3200.03060.93960.04412.04551.84571.2 不难看出,在2003年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总量增长喜人。然而,地区间的不平衡和人均所有量偏少的问题,仍需要在继续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予以解决。抗灾能力我国疆域广阔,自然灾害频繁,加之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表现为水旱灾害年年发生,因此考察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可以反映我国农业抗灾能力的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耕地受灾面积有较强的随机性,而成灾面积则体现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明显的,两者的折线大致呈现平行,这说明不同年份间,农业抗灾能力的提高很不明显,这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保障农业安全。结语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我认为,我国的农业安全任重道远,不容乐观。这主要体现在:A、耕地面积接近红线,建设用地需求在长期内呈现刚性,开垦新土地难度较大,通过压缩其他用地来保持耕地面积的方式仅为权宜之计;B、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虽有长足进步,但在各地区之间的配比并不均衡,人均来看仍嫌捉襟见肘,制约着农业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C、农业抗灾能力不强,且进步迟缓,这对于自然灾害频繁的我国来讲,是一个显著的短板。对此,我提出如下建议:发展先进农业科技,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率,减少对耕地的依赖;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