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微生物的代谢与发酵试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微生物的酶 一 酶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蛋白质性质的有机催化剂。 19世纪末德国生物学家毕希纳(Edward Buchner)证明酵母无细胞提取液能使糖发酵产生酒精,第一次提出酶,目前,人类已经发现并鉴定出3000多酶。 酶作为一种催化剂,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 酶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_饲料加工 将饲料分解为可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直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去除抗营养因子,改善消化机能,促进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扩大饲料的来源 改善动物的内分泌,增强抗病能力,促进动物生长 二 酶的特性 高效性:极少量的酶也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 酶的催化效率比没有催化剂催化的反应高108~1020倍,比一般催化剂催化的反应高107~1013倍,如脲酶水解尿素的反应效率比酸水解尿素高7×1012倍左右。 专一性:一种酶只催化一种反应或一类反应。 反应条件温和:酶的催化作用一般在常温、常压、接近中性pH等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敏感性: 三 微生物 酶的分类及应用 微生物酶的分类(传统分类法): 淀粉酶: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主要是黑曲霉(左美曲霉、泡盛曲霉)、根霉(雪白根酶、德氏根霉)、拟内孢霉、红曲霉。 蛋白酶:蛋白酶系催化分解蛋白质肽键的一群酶的总称,它作用于蛋白质。 酸性蛋白酶(最适pH=2~5)产生菌主要是黑曲霉、米曲霉、根霉、微小毛霉、似青霉、青霉、血红色螺孔菌等的某些种; 中性蛋白酶(最适pH=7~8)产生菌主要是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腊状芽孢杆菌、米曲霉、栖土曲霉、灰色链霉菌、微白色链霉菌、耐热性解蛋白质杆菌等; 碱性蛋白酶(最适pH=9~11)主要产生菌为枯草杆菌、腊状芽孢杆菌、米曲霉、栖土曲霉、灰色链霉菌、镰刀菌等。 纤维素酶:一类酶的总称,因此纤维素酶又有纤维素酶复合物之称。微生物主要是木菌、黑曲霉、青霉和根霉,此外,漆斑霉、反刍动物瘤胃菌、嗜纤维菌、产黄纤维单孢菌、侧孢菌、粘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也能产生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是分解半纤维素(包括各种降戊糖与聚己糖)的一类酶的总称。曲霉、根霉、木霉发酵产生 果胶酶: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酶的通称,也是一个多酶复合物.主要是霉菌,常用菌种有文氏曲霉、苹果青霉、黑曲霉、白腐核菌、米曲霉、酵母等,此外,木质壳霉、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葡萄孢霉、镰刀霉也能产生果胶酶。 脂肪酶:脂肪酶作用于脂肪中的酯键,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主要有假丝酵母、园酵母、黑曲霉、根霉、白腐核菌、白地霉、青霉、毛霉、镰刀霉及假单孢菌、无色杆菌、葡萄球菌等。 植酸酶:植酸酶是降解饲料中植酸及其盐的酶。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霉菌和细菌。 四 酶在生产中的主要应用 第二节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代谢的特点 资料2 大肠杆菌每小时分解的糖是自身重量的2000倍。 利用乳糖的细菌在1小时内可分解其自重1000-10000倍的乳糖。 产朊假丝酵母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比大豆强100倍,比食用牛强10万倍。 一 微生物物质代谢之合成代谢 小分子合成复杂大分子的过程(同化作用) ,这些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及脂类等化合物。在微生物的合成代谢中有许多过程与其他生物是基本相同的,如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的合成,在生物化学中已作了专门介绍。 3.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举例 微生物物质代谢之分解代谢 细胞物质或营养物质降解形成简单产物的过程,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 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分解糖和蛋白质,少数微生物能分解脂类。 1 糖的分解: 糖类是异养微生物的主要碳素来源和能量来源,包括各种多糖、双糖和单糖。 多糖必须在细胞外由相应的胞外酶水解,才能被吸收利用;双糖和单糖被微生物吸收后,立即进入分解途径,被降解成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供应细胞合成所需的碳源和能源。 2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解: 细菌分解蛋白质的酶有两类,一类为蛋白酶,另一类为肽酶,前者为胞外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二肽。肽类可进入微生物细胞中,肽酶为胞内酶,将进入细胞内的肽水解为游离的氨基酸,供菌体利用。 微生物对氨基酸的分解方式很多,主要为脱氨作用和脱羧作用。不同细菌水解不同氨基酸除生成氨基酸外,还有其他物质产生。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水解含硫氨基酸有H2S产生;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水解色氨酸,可形成吲哚。有些细菌则不能,因此这些特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3 脂肪的分解: 脂肪是脂肪酸和甘油的结合物。某些微生物能产生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和脂肪酸可被微生物摄入细胞内,进行代谢。 结论 分解代谢是合成代谢的基础 分解代谢为合成代谢提供能量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比较 四 微生物能量代谢之耗能代谢 1 细胞物质的合成 CO2的固定 生物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