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硬度及塑性系数的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钻井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1/10/24 成绩:
班级:海工08-2 学号:名: 吴华伟 教师:
同组者: 姜辛 周锋 任东亮
岩石硬度及塑性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
2.通过实验,学习掌握岩石硬度、塑性系数的测定方法
1、手摇油泵 2、压模(d=1.2-----2.5)
3、位移传感器、载荷传感器 4、液压灌
5、函数记录仪 6、位移计
图1 仪器设备示意图 图2 压模结构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
利用手摇泵加压,压力传递给压模(硬质合金压头),岩样与压头和位移传感器接触之后,用手摇泵慢速均匀加载,压头吃入岩样直至破碎,函数记录仪记录整个过程的载荷与位移值,当记录仪中的载荷数值出现下降变化时,停止加载并反摇手轮,使压模面离开岩石;再做出载荷与位移的关系曲线,并通过上述曲线计算岩石硬度和塑性系数。
四、实验结果
1、原始数据记录表
表1 吃入深度与载荷的关系数据记录表
深度/mm 0 0.178 0.214 0.251 0.284 0.319 0.370 0.400 0.449 载荷/kg 0 11 40 60 129 222 322 397 460 深度/mm 0.491 0.535 0.592 载荷/kg 500 532 522
2、做出吃入深度与载荷的关系曲线,如图3
图3 吃入深度与载荷关系曲线
由上图可知:
E(0.460,535) B(0.535,535)
岩石的硬度为:
=535*4/(Л*2*2)=170.296 kg/mm2=1668.90MP
按照我国的岩石硬度6类12级分类,该岩石为中硬6级。
岩石的塑性系数为:
=100.200/69.550=1.44
图4 岩石应力应变曲线
由塑性三类六级分类可知,该岩石为低塑性2级。
由以上可知岩石一下性质,如表2:
表2 岩样性质表
岩石名称 硬度Py 屈服极限 塑性系数k 硬度级别 塑性级别 灰岩 1668.90MP 535kg 1.44 中硬6级 低塑性2级 五、思考题
1、在塑性岩石中它没有破碎点,如何求它的硬度?
答:对于塑性岩石,用产生屈服(在弹性变形开始向塑性变形转化的那一点)时的载荷POY代替P,其硬度计算式:
2、为什么要求被测岩样两端面必修平整?
答:要求岩样两端面平整是在进行压入实验时,是为了保证压头端面安全、均匀压入岩石,防止因端面不平而造成压头端面部分压入岩样,从而防止仪器的损毁并且减小数据误差。
3、画出的曲线有不规则现象是何原因?
答:这可能是由于在人为手动转泵加载时,没有匀速转动转盘造成;也或许是由于岩石内部存在的硬度不均匀现象造成。
E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少年儿童政治启蒙的内涵、特点与培养路径.docx
- 《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封面及目录.pdf VIP
- [译林版]6下Unit3 A healthy diet精心梳理教案.pdf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小题综合(教师卷).docx
- 成都小升初数学历年真题.doc VIP
- 国防军事展览可行性方案.pptx
- 2015-2024年十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小题综合(原卷版).docx
- 第6章-隧道洞口与洞门设计[65页].pptx VIP
- 第十章 晚唐诗歌.ppt VIP
- 第十章晚唐诗歌.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