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结构非线性分析-刘翔
学号: 姓名:刘翔 专业:结构工程
PC构件截面分析:
对一PC构件截面进行全过程分析并得出其M-Φ-N曲线。
算例: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跨径L=6m;梁长分段M=32;截面分段数N=100;梁宽B=0.4m;梁高H=0.6m; 预应力钢筋面积ASP=139.0×10-6m2; 预应力钢筋坐标YP=0.25m;下缘钢筋坐标YS=0.25m; 上缘钢筋坐标YSS=-0.25m;下缘钢筋面积AS=628.0×10-6m2; 上缘钢筋面积ASS=628.0×10-6m2;ESS=3.25×104N/mm2;混凝土峰值应变STACO=0.002;混凝土弹性模量 EC=3.25×104N/mm2;混凝土极限压应变STACU=0.0033;混凝土峰值点应力FC=32.4×106Pa;下缘钢筋屈服强度FS=335.0×106Pa; 下缘钢筋弹性模量ES=2.1×105N/mm2;下缘钢筋屈服应变STASSO=0.0017;下缘钢筋极限应变STASSU=0.16;上缘钢筋弹性模量ESS=2.1×105N/mm2;上缘钢筋屈服强度FSS=335.0×106Pa;上缘钢筋屈服应变STASSO=0.0017;上缘钢筋极限应变STASSU=0.16;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ESP=2.1×105N/mm2;预应力钢筋条件屈服强度FSP=1581.0×106Pa;预应力钢筋条件屈服应变STASP=0.0017;预应力钢筋极限屈服强度FSUP=1860.0×106Pa;预应力钢筋极限应变STASUP=0.0275。
解:理论分析:
基本假定:
平截面假定,即梁正截面变形后仍保持平面,截面应变为直线分布,不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位移。
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且截面开裂后忽略受拉区混凝土的抗拉作用。
③ 混凝土受压区顶层钎维应变达到0.003时,即认为达到极限状态
④ 各材料的本构关系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混凝土本构关系采用:
(各参数取值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
普通钢筋本构关系采用:
预应力钢筋本构关系采用:
其中——对应于预应力筋应变为时的预应力筋应力;
——预应力筋屈服极限处的应力值;
——对应于预应力筋应力为时的预应力筋应变;
——预应力筋强度极限处的应力值;
——对应于预应力筋强度极限处的拉应变;
全截面各阶段应变分析
将混凝土的截面分成有限条带,在外荷载的作用下假定每一条带上的应力均匀分布,全截面各阶段应变为:
① 全截面消压前的截面应变
在预应力的作用下梁截面的应变见图1。假定拉应变为—,压应变为+。
预应力钢筋在有效预应力(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作用下的拉应变为:
其中“-”表示为拉应变。
此时各条带混凝土的压应变为:
为任意一条带距截面中心轴的距离,位于受拉区取负值,受压区取正值。
此时预应力钢筋重心水平处混凝土的压应变为:
②全截面消压时的截面应变
全截面消压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变为:
此时受拉钢筋的应变为:
其中“-”表示为拉应变。
③全截面消压后的截面应变,图2为消压以后矩形截面应变、应力分布图。
④应力计算:
由图2可知:
式中 ———截面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受拉钢筋应变;
———截面有效高度; ———截面曲率;
截面上任意一条条带的应变为,
为任意一条带距截面中心轴的距离,位于受拉区取负值,受压区取正值。
为中性轴Z—Z的应变。
根据所采用的本构关系可得:
各条带混凝土的应力
压区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拉区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每一条带上的混凝土、受压钢筋、受拉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力分别为:
得到平衡方程:
(3)截面弯矩—曲率计算分析过程:
①取曲率;
②假定梁截面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
③求各混凝土条带和钢筋的应变;
④按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求与应变相对应的应力值;
⑤按式判别是否满足平衡条件;
⑥若不满足平衡条件,则需调整应变值,重复步骤③-⑤;
⑦满足平衡条件后,按式
求得 所对应的弯矩;
⑧循环步骤①-⑦,直到得出整个的关系。
(4)荷载-挠度曲线的计算
在求得构件各截面的曲率以后,将梁分成M个小段,相应结点有M+1个,结点之内的每一个小段内的曲率假定是线形变化的。运用共扼梁法求的任意截面的转角和挠度(i=0,1,…,m)。
图(b)为简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