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案预
苏教版语文四上《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了解说理的文章是怎样谋篇布局的。
学习文中的事例,明确课文是如何选择事例的。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说勤奋》。
《说勤奋》一课,围绕“勤奋”二字展开说理。课文是怎样把道理说清楚的呢?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
听完课文,你知道作者是怎样“说”勤奋的吗?打开语文补充习题,完成第四题的1、2、3小题(实物投影展示题目)。
梳理
我们一起来看第1小题,齐读。(评价)小结:这一题就是概括地告诉我们作者在说理的时候,先亮明自己的观点,再用两个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再次强调观点。
谁来答第2小题,简单说说司马光的故事?(简评、反馈)
童第周的故事呢?谁来讲讲?(指答)
辨析
课文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你能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分析看,司马光和童第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可以默读圈画出语句,适当地作批注。用“—”划出相同点,用“=”划出不同点,或者圈出关键词(板书—、=、O)。
交流相同点
勤奋(板书)
从哪儿看出司马光勤奋?①(出示语段)“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交流。(躲、一遍又一遍、高声朗读、一直、滚瓜烂熟)②长大以后,他又是怎样勤奋的?(出示语段)“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交流。(圆木、稍微、只要……就……,继续,警枕)
从哪儿看出童第周的勤奋?(出示语段)“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交流。(天刚亮,预习;睡觉前,复习;改进方法;半年,名列前茅)
成就(板书)
(出示语段)司马光用了19年……(出示补充资料:
《资治通鉴》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史实,是一部总计294卷的长篇巨著,为翻检方便,修史同时编写《通鉴目录》30卷,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资治通鉴》更臻于完善,将我国的历史编纂学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资治通鉴》已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其地位堪比《史记》。拓展介绍“编年体”)
童第周呢?(出示:童第周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
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补充介绍青蛙卵剥离手术的高难度、意义。
青蛙卵是像小米粒那么大的小黑籽,外面还有透明的胶质膜,遇水即膨胀,且彼此相连,结成一大团卵块。
1930年,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正在研究青蛙卵,却无人能把青蛙卵的模型完整地剥开,研究被迫停止,这时,童第周毅然站了出来,说:“我来试试”。面对别人的讥笑,童第周并没有退缩,他凭着自己的胆识和才能,终于完成了青蛙卵的剥离手术,在当时轰动整个生物界。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电灯,他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陶瓷酒杯来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青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青蛙卵的研究,为后来的医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科学实验。
他的老师著名的生物学家布拉舍教授说:“童先生了不起!中国人真正了不起!你战胜了上帝,为我们的实验开辟了一条道路!”)
小结:他们俩都是通过勤奋这座桥梁实现理想、走向成功的。
他俩又有什么不同呢?
(1)古、今 (板书)
(2)天资聪明、基础差 (板书)
怎么聪明?如何差?结合课文说说。
(3)小结:看来,聪明人想要成功必须勤奋,老师想把这句话送给聪明的孩子:“天才,就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血汗。——爱因斯坦”(齐读)
基础差的人要想取得成就,就更要勤奋了,我要对基础差的人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齐读)
勤奋是成功的重要法宝啊!再读这两句。
明理:
1.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答)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出示句子:①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②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齐读。
2.同学们,记住这两句话吧。①古今中外……②如今……(齐读)。
悟法
1.《说勤奋》先提出观点,接着例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证来说服我们,让我们信服,最后再次强调要一生勤奋,号召我们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