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采访衡东花鼓戏剧团谭明华副团长
采访衡东花鼓戏剧团谭明华副团长
谭明华,衡东花鼓戏剧团副团长。2012年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诞辰,石滩庙附近的群众自发组织了庙会,群众集资请衡东花鼓戏剧团来演出两天。2012年3月 11日,为搜集衡东花鼓戏的资料,我们师生一行五人驱车从学校赶到石滩街,目的是去采访正在石滩街演出了谭明华。
我们到石滩是下午一点,我们顾不上吃中饭就直奔剧团演出地石滩庙。剧团演员刚好吃了中饭正在休息,我们在演出车上找到了正在休息谭明华副团长。我们向他说明了来意,他热情的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谭明华副团长先向介绍了衡东花鼓戏剧团的一些情况。该团成立于1954年,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上山下乡为农民服务的方向,秉着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竭诚奉献戏剧精品,八十年代即设计定制了全国第一辆农家演出车,先后九次被树为全省艺术团体红旗单位。近六年来,连续被评为“深入生活、服务基层先进集体”,1995年《人民日报》推介了该团事迹,同年夺得了省“五个一”工程奖及百场演出奖,1996年,湖南省电视台,专题报导该团事迹,并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授予“为农民服务模范剧团”的光荣称号。
衡东花鼓戏剧团共有成员四十多人,登台演出的有24人,从事管理、创作和培训工作的有十多人,还有退休有十多人。我们发现在场的演员年龄都不大,都是二三十左右。我们就问谭明华副团长这是什么原因。谭明华副团长说:“登台演出是个苦差事,是个体力活,一演员到了四十岁以上就有点吃不消了,所以登台演出一般是二三十年轻人,四十岁以上就在团里从事管理、创作和培训工作,写剧本、带徒弟。我们剧团一般十年招一次人,招生的是初中毕业生,条件是身体条件好,能演会唱的人。新招的演员由师傅培训一年后就可以上台演出。”
我们又问谭明华副团长衡东花鼓戏剧团是由那个政府部门管理,工资发放情况。他说,衡东花鼓戏剧团是由文化局管理,工资是由财政差额支付,财政支付一半工资,另一半工资要演出收入。由于财政投入不多,演出收入并不多,所以衡东花鼓戏剧团经费比较紧张,是个穷单位。这严重影响了剧团的发展,创作经费不足,一些好的剧本无法上台演出,演员收入不高,一些优秀人才流失。
我们看到现场的演出车,觉得很好奇,像是一台大卡车改装而成的。谭明华副团长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不要小看这台演出车,它可大有来头。
舞台车诞生以前,剧团下乡最初是挑担子,后来坐托拉机,之后又坐中巴车,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农村看戏有三难:剧团下乡难、演出设备运输难、临时搭台难。于是,生产出一种既能运送设备器材、又能做演出舞台的专用车辆,成了基层剧团的梦想。1991年,当时的HYPERLINK /rmw/GB/rmwsearch/gj_search_lj.jsp?keyword=衡东县衡东县花鼓戏剧团团长周季子对一辆中巴进行改装,设计出“农家演出车”。车顶是折叠式钢板舞台,车内有20个软座。演出时,车厢便是服装、化妆、音响、灯光操作室。农民请剧团唱戏,不用搭台,不用雇车接送演员,只需打个电话,再花上几百块钱,坐在家门口,就可以过戏瘾。然而,这种改装车由于难以承受来自车顶的压力,在坑洼的农村简易公路上行驶很不安全。1999年,经过3年精心设计,周季子与技术人员一道对舞台车进行了改进,将原本搭在车顶的舞台改成了“展翼式”舞台。衡东人的创造,引起了文化部门的重视。2006年底,文化部开始在全国推广流动舞台车。于是,这种“HYPERLINK /rmw/GB/rmwsearch/gj_search_lj.jsp?keyword=变形金刚变形金刚”大卡车就在全国跑开了。5年来,我省为县级以上剧团配送流动舞台车131台,极大地激活了基层演出。据了解,我省县级剧团因为有了舞台车,年均演出场次增加了60至80场,演出收入也大幅增加。
我们看到现场演员都化了装,有的是大花脸,有的是小花脸,就好奇问是什么意思。谭明华副团长说,花鼓戏有老生、小生、花旦、老旦、小花脸等角色,脸上的装都不同。今天下要演的戏是是HYPERLINK /view/8581.htm \\t _blank 湖南花鼓戏中的名篇《刘海砍樵》。谭明华副团长向我们讲起了《刘海砍樵》的故事:古时候,常德城武陵区丝瓜井旁,住着刘海母子俩。刘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刘海非常勤劳孝顺,天天上山砍柴,奉养老母。在刘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带,住着一只多年修炼的狐狸精,她炼成宝珠一颗,含在口中可化身人形。此时她已成半仙,若再修炼几百年,便可成仙上天。她非常敬佩刘海的为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取名胡秀英,执意要嫁给刘海。但是憨厚朴实的刘海,怕连累胡秀英受苦,几番推辞,后见胡秀英一片真心,才答应与胡秀英成亲。
HYPERLINK /albums/624040/624040/0/0.html \\l 0$ac4bd11373f08202d2d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