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过关检测供参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块过关检测供参习

【模块过关检测】 检测一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秋波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 ②霸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3分) (2)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分) 2、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在抒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时,诗人的情感富有变化而有层次。请结合本诗的具体词语对此作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在所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5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灞上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4分) (2)“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联值得玩味,请你作简要赏析。(4分)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喜见外弟①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②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③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外弟:表弟②十年离乱:指安史之乱③称名:互道姓名。 (1)元代杨载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你认为堪称第二联之“眼”的是哪一个字?试联系诗歌的情意分析它的好处。(6分) (2)试简述尾联写景在表达上的作用。(2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的晚年。 (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4分) (2)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6.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漏:漏壶,古时计时器。 (1)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4分) 答: (2)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4分) 答: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①一夜声。 【】(8分) 浣溪沙① 苏 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②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①作于徐州石潭谢雨道上。②耦:两人并耕。 (1)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下阕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4分) (2)全词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诗的一、二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鉴赏家认为此诗妙处在于以景语结尾,《诗法易简录》云:“三、四两 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品评,格力尤高。”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边柳 [唐]雍裕之 袅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