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中医诊断及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律失常的中医诊断及治疗

心律失常的中醫診斷及治療心律失常患者在病發時會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無力等現象,生活和工作都大受困擾,如果沒得到適當的治療,病情嚴重的患者更有可能暈厥,甚至猝死。結合中、西醫治療心律失常,能更有效控制病情。對西醫治療反 應不理想的病人,亦可以中醫治療改善病情。 斷症宜中西結合 心律失常是指心跳的頻率、傳導速度、次序等出現異常。多種疾病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電解質紊亂、神經功能失調、內分泌失調、低溫、中樞神經疾病等。此外,麻醉和部分藥物也可導致此症的發生。 斷症時若能將中醫傳統的「四診」與心電圖檢查結合,將能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根據心律失常發生時心跳的快慢,可分為快速性心律失常與緩慢性心律失常兩大類。 快速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常見的心血管急症,其臨床表現為突發性的心搏過速,心搏每分鐘達100-250次,發作時限可由數秒至數周不等。患者病發時會突然感到心臟急劇跳動、忐忑不安、胸悶、頭暈、乏力、胸痛或有壓迫感、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血壓降低,偶可暈厥。這類症狀屬中醫的「心悸」。該症可根據脈象作出判斷,發作時脈象多為數脈、疾脈、促脈及洪脈。 中醫所指的心悸是氣血及陰陽虧虛,或邪毒、痰飲、瘀血阻滯心脈,致心失濡養,心脈不暢,心神不寧,因而引起心中悸動、忐忑不安、不能自主或脈搏參伍不調的一種病證。 治療由臟腑氣血陰陽虧虛、心神失養所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應以補益氣血,調理陰陽為原則。而由邪毒、痰濁、水飲、瘀血等實邪所致的病例,則當以清熱解毒、理氣化痰、溫化水飲、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舉例說,心房纖顫是十分常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西藥治療效果往往不明顯。治療心房纖顫當以養陰虛、通氣血為主,可使用生脈散加減人參、麥門冬、五味子、丹參、田七、延胡索、黃芪等進行調理,一般服用約2-3個月病情便見穩定。此外,研究證實天山雪蓮所含的抗氧化成分對心房纖顫也有幫助。 緩慢性心律失常 緩慢性心律失常是指有效心搏每分鐘低於60次的各種病症,部分患者發作時或會感到頭暈、乏力、胸悶、胸痛等,但也可以全無症狀。此症的脈象以遲脈為主,特點是動力不足、脈行遲緩。患者的脈象或兼見結脈(緩慢而有間歇,且無規律)、代脈(脈氣出現有規律的間歇,間歇時間較長)、澀脈(艱濕不暢)、遲數交替脈(時快時慢),還可見某些怪脈如屋漏脈(脈搏極遲慢,濺起無力)、游蝦脈(時而躍然而去,須臾又來)等。 中醫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較好,由於這類病症多由心陽不足、瘀血滯阻引起,故治療原則當著重溫補心陽,臨床多採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四物湯,並可加減能活血化瘀的桂枝、肉桂、生薑、丹參、田七粉、川芎、桃仁、紅花粉等中藥。 快慢綜合症 一位上了年紀的病人患心臟病多年,他有快慢綜合症的徵狀,心跳時快時慢,有時每分鐘的心跳只有50多次,但心率又未低至需要安裝起搏器。於是他轉而接受中醫治療,服用麻黃附子湯及桃紅四物湯。由於他的心臟功能不好,有水腫的現象,藥方中亦加入了具利水作用的中藥如五苓散、附子和肉桂。經過2-3個月的治療,其病徵得到明顯的改善。 提防藥物相互作用 其實不少心律失常患者都跟上述的病人一樣,本來一直接受西醫治療,但其後發現療效不明顯或無法控制病情,於是才尋求中醫治療。所有病人在展開中醫療程前,必須先進行詳細的心電圖檢查,確定病因,以便針對性地用藥。有快慢綜合症的病人更要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查。若心電圖顯示病人每分鐘的心跳率在50次以下,便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再輔以中醫治療作調理。心跳太慢的個案單靠中醫治療是不能控制病情的。 由於不少病人在服用中藥的同時仍服食西藥,故在中藥的配伍上要特別注意,避免中、西藥出現相互作用。病人如有服用薄血藥,便要減少活血化瘀中藥的分量,或甚至完全不用這類藥。 中藥也有副作用 很多人以為中藥沒有副作用,所以可隨意使用,這種想法並不正確。多種常用於治療心律失常的中藥若使用不當,均可引起不良副作用:●附子所含的烏頭鹼可引致心律失常,必須經過特別的炮製,減低烏頭鹼的含量才能使用。曾經有病人服用含附子的藥方後病情惡化,停用附子後情況立刻有改善。●麻黃可加快心跳,適於緩慢性心律失常,但長期使用會出現藥物依賴,停藥後病情可能會惡化。●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可抗心律失常,但藥材中的生物鹼卻可引致心律失常,故必須小心使用,而病人在服藥期間亦要定期進行心電圖檢查,監察心率。●防己和木防己屬於一同科,外形相近,前者是有效抗心律失調的中藥,後者則含有毒成分馬兜鈴酸,使用時必須清楚分辨,以免中毒。 由於中藥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故必須由合資格及具經驗的中醫師處方。而在治療期間亦必須密切監察病人的身體狀況和心率,並在有需要時調節藥方,病人切勿自行用藥。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