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基础总复习
化工基础总复习 1.试卷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共计20-30%。 流体流动、输送机械、传热、蒸馏、吸收、干燥 计算题,均为综合型试题,每章一道。 2)复习范围: 概念:理解,并能分析问题。理论公式:全部记忆 经验公式、准数关联式:以下公式需记忆:局部阻力计算式、雷诺准数计算式、低粘度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流动时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式。 设备:有公式的设备,公式要求同前;掌握设备的分类、强化方法、特点、适用场合。 复习方法: 概念:背、理解、掌握要点。 相互关联的公式:记忆原始公式 公式特点: 图形记忆: 联系日常生活:洗衣服采用去湿方法 由繁到简、由简至繁 各章重点(计算题): 流体流动:柏努力方程式的应用 流体输送机械:泵 传热:对流传热 蒸馏:精馏塔物料衡算 吸收:吸收塔物料衡算 干燥: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干燥速率、干燥时间 2.考试中 柏努力方程式解题注意截面范围、基准、基准面的选择,此为列方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 计算题求解时先写公式,后代数据,最后得结果,有单位的要写单位 公式中代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单位换算。 注意审题。找准问题要点。 有不清楚的问老师。 3.考试后 总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作业+实验成绩):10-20% 考试成绩:80-90%,总成绩是多少就报多少。 考试结束后到教务处查询。 对卷面成绩的质疑:可在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提出查卷申请,可复查卷面成绩。 流体流动及设备复习 一、基本概念 流体 稳定流动、非稳定流动 层流、湍流 粘度 流量和流速 直径与当量直径 密度 压力 牛顿粘性定律 流量计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流量Q、压头H、效率η、轴功率N 离心泵性能参数的影响因素 被输送液体密度ρ变化,对H、Q、η无影响,N↑ 粘度μ上升,则H↓,Q↓,N↑,η↓ 泵转数n的影响 叶轮直径D2影响 离心泵安装高度 离心泵、往复泵的流量调节 工作点 气缚、气蚀 离心泵的选型 离心通风机的性能参数 离心通风机的选型 二、重要公式 静力学方程 阻力方程 直管阻力: 局部阻力: 传热复习 一、基本概念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温度场、等温面、温度梯度 稳态传热与非稳态传热 传热速率与热通量 导热系数 对流传热过程的强化 二、重要公式 傅立叶定律 平璧热传导 圆筒璧热传导 对流传热基本方程––––牛顿冷却定律 总传热速率方程 热量衡算 吸收复习 一、基本概念 吸收的目的和基本依据 亨利定律相应系数及影响因素 费克定律 亨利定律 传递速率NA 传质机理(双膜理论) 强化吸收的方法 吸收推动力? 气液相际物质传递步骤及传质阻力控制 传质速率方程式 建立操作线方程的依据 二、重要公式 5.塔径D 6.填料层高度Z Z=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 (1).传质单元高度 定义: 传质单元高度的意义: 完成一个传质单元分离效果所需的填料层高度,反映了吸收设备效能的高低。 传质单元高度影响因素:填料性能、流动状况 蒸馏复习 一、基本概念 蒸馏的目的及基本依据 双组份汽液平衡 泡点 露点 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 理论板及组成变化趋势 板效率 恒摩尔流假设 回流比 加料热状态参数q值的含义及取值范围 建立操作线的依据 全回流及芬斯克方程 最小回流比 最适宜回流比 二、重要公式 1.相平衡 ①汽液平衡相图:t~x~y图和x~y图 ②泡点方程和露点方程 ③汽液平衡方程 2.物料平衡 ①全塔 ②精馏段 ③提馏段 进一步整理得: ④精馏段操作线 ⑤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⑥q线方程或进料方程 3.热量平衡 ①再沸器 ②冷凝器(全凝器) 4.回流比 ①全回流: ②最小回流比 ③适宜回流比R:R=(1.1~2.0)Rmin 5.进料热状况 ①5种进料热状况 ②q对汽液流量的影响 6.回收程度 塔顶轻组分回收率: 塔底重组分回收率: 塔顶馏出液采出率: 塔底釜残液采出率: 7.理论板层数的计算 8.塔高的计算: 9.塔径的计算: 10.分离效率 ①全塔效率ET ②单板效率(默弗里板效率)EM 干燥复习 一、基本概念 物料去湿的常用方法 对流干燥过程的特点 湿空气性质及H-I图 t的大小关系 结合水与非结合水 平衡含水量 自由含水量 干燥实验 恒速干燥阶段 降速干燥阶段 临界含水量及其影响因素 干燥速率对产品性质的影响 热效率 理想干燥过程的条件 二、重要公式 THE END Thanks t x(y) f1 f2 f3 f4 f5 y xF e xD xW a b c d 估算用 简捷法(Gilliand图) 简明 梯级图解法 符合恒摩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