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鹭洲中学高二年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窥见(kuī) 喟然(wèì) 鲜为人知(xiān) 斐然成章(fēi)
B.水獭(lài) 莞尔(wǎn) 博闻强记(qiáng) 疾首蹙頞(è)
C.哂笑(shěn) 恸哭(dòng) 苦心孤诣(yì) 谆谆教诲(zhūn)
D.舞雩(yú) 切瑳(cuō) 恬(tián)不知耻 稗官野史(b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协迫 邂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荫庇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 媪色 要言不烦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临摹 度假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2)这次你有困难,我一定 相助。
(3)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虽已不用过那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的“豪爽”也是我们应该唾弃的。
A. 鼎力 一掷千金 B.处置 大力 一掷千金
C.大力 一饭千金 D.处置 鼎力 一饭千金
6.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觉慧没有参加高老太爷的大殓仪式,因为道士说他的生肖与大殓的时辰有冲突。他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不相信这些。(《家》)B. 王熙凤想了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贾府迎娶宝钗为失玉后变得昏愦的宝玉冲喜。娶亲之时,黛玉却在焚稿断情,绝命之时只有紫鹃在侧,凄绝惨绝。(《红楼梦》)C.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最终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先灭东吴,后灭蜀汉,三分天下至此重归统一。(《三国演义》)
D. 孔子有时也向往超脱的生活,与子路、曾晳、冉有等弟子谈志向时,就赞同曾晳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论语》)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 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 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作了必要的补充。凡三十年矣总共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翻译画线句子(1分)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
(2)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158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197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191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217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233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39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本 第120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段考(新人教版本 第117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 159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210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