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梭菌供参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破伤风梭菌供参习

实验四 厌氧菌 一 、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形态特点、培养特性和鉴别要点。 2. 熟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的分离培养过程、鉴别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 3. 解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的外毒素毒性动物实验。 (二)器材和试剂 1.菌种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菌种及其形态示教片。 2.培养基 疱肉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牛乳培养基、五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发酵管、牛心脑浸液肉汤与琼脂、脂酶培养基。卵黄琼脂、溴甲酚紫牛乳培养基。 3. 试剂 革兰染色液(一套)、芽胞染色液(石炭酸复红、95%酒精、碱性美蓝)、焦性没食子酸、100g/L氢氧化钾、溴甲酚紫;产气荚膜梭菌抗血清、肉毒梭菌多价抗血清、索氏梭菌抗血清;20g/L尿素L-色氨酸、硝酸盐还原试剂、欧氏试剂、美蓝指示剂。 4. 其他 小白鼠、家兔、无菌注射器、无菌吸管、滴管、中、小试管、消毒纱布块;固体石蜡或凡士林、酒精灯、三角架、碘酒、酒精、生理盐水、蒸馏水;剪刀、镊子、玻片、药勺、钯粒;厌氧袋、厌氧罐、离心机、水浴锅等。 (三)步骤和方法 1.破伤风棱菌 (1)形态观察 观察破伤风梭菌示教片,其繁殖体型为革兰阳性细长杆菌,散在排列,芽胞型的芽胞呈正圆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大于菌体,使芽胞和菌体呈鼓槌状;该菌鞭毛为周身鞭毛。 (2)培养物观察 破伤风梭菌在疱肉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厌氧培养2~7天后其生长现象为培养液变混浊,产酸,肉渣部分消化微变黑,有少量气体。生成的甲基硫醇、H2S等使培养物变臭。 破伤风梭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扁平的菌落。菌落中心结实,周边疏松似“羽毛状”。菌落周围有α溶血环,培养时间延长可变为β溶血环。 (3)生化反应 将五糖发酵管与牛乳培养基置水浴锅中加热。热煮沸10min,迅速冷却。以无菌吸管吸取破伤风梭菌纯培养物,分别滴加。于牛乳培养基与五糖发酵管中,接种毕,在液面上加一薄层熔化的石蜡。经37℃孵育24~48h,观察结果。结果破伤风梭菌五糖(葡乳麦甘蔗)均不分解,牛乳培养基无变化。” (4)破伤风梭菌芽胞染色法 ①原理 芽胞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透性低,不易着色,芽胞染色法就是根据芽胞既难以染色而一旦染上后又难以脱色的特点设计的。所以芽胞染色法都基于同一个原则,采用 着色力强的染料,并加热以促进标本着色,然后使菌体脱色,而芽胞上的染料仍保留,经复 染后,菌体和芽胞呈现不同的颜色。 ②方法:a.用破伤风梭菌培养物涂片,干燥,火焰固定;b.滴加石炭酸复红液于涂片上,用微火加热至染料冒蒸汽(切勿煮沸)维持3~5min,加热过程要随时添加染液,勿让标本干涸,待玻片冷却后,水洗;c.用95%酒精脱色30s~1min,水洗:④滴加碱性美蓝液复染30s~lmin,水洗。⑤干燥后,镜检。 ③结果:芽胞染呈红色,菌体染呈蓝色。 2. 产气荚膜梭菌 (1)形态观察 产气荚膜梭菌镜下检查为革兰染色阳性粗大杆菌,两端钝圆,散在或短链状排列;荚膜染色法可见肥厚荚膜;芽胞卵圆形,与菌体等宽,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未端。 (2)培养物观察 产气荚膜梭菌在疱肉培养基中呈现混浊生长,肉渣呈粉红色,不被消化,产气甚多;在血琼脂平板上多数株有双层溶血环;高层葡萄糖琼脂培养管中,可见气体产生,使琼脂有断裂分层现象。 (3)生化反应 ①五糖发酵试验:将五糖发酵管置水浴中加热煮沸10rnin,迅速冷却。以无菌吸管吸取产气荚膜梭菌纯培养物,分别滴加于五糖发酵管中,接种后,在液面上加一薄层熔化的石蜡。经35℃孵育24~48h,观察结果。结果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均分解,产酸产气。 汹涌发酵现象 a.原理:产气荚膜梭菌能迅速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散形成分散的海绵状碎块,并将培养基表面的石蜡冲至试管塞处。此为汹涌发酵现象。 b.方法:甩无菌吸管(或接种环)取产气荚膜梭菌疱肉培养物接种于溴甲酚紫牛乳培养基,置35℃孵育18~24h,观察结果。 c.结果和意义:一般于孵育6h后即可发生,产气荚膜梭菌迅速分解乳糖,产酸产气,酪蛋白被酸凝固,形成凝块与乳清,凝块被产生的大量气体冲击,形成分散的海绵状碎块,将部分培养基冲至试管口塞处。这种气势凶猛现象,为本菌的重要特征之一。 ③卵磷脂酶试验和奈格尔试验 a.原理: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卵磷脂酶,在卵黄琼脂平板上,能将培养基中可溶性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