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现行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形成机制的探析.doc

我国现行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形成机制的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现行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形成机制的探析

?? 世界范围内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早在上个世纪初中期就进行了变革,改变的主要方向是变技能型教育为创造性教育。变革的结果是艺术院校培养出大批的艺术创造型人才,在艺术领域、实用设计领域发挥了引领时尚潮流、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我国美术教育体制和艺术教育观念的长期不变导致和社会发展脱节,创造型人才匮乏,表现在艺术创造领域对西方亦步亦趋,失去了一个大国应有的领导地位。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当然应从我们的教育入手,分析我们的教育体制的弊病,找出差距,在美术教育的改革上吸取各国的先进理念,建设出有中国特色的、与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美术教育体制。 ? ??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2008年全年GDP为300670亿元,目前中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与改革开放时的1987年相比,增长200倍左右,经济实力继美日之后跃居世界第三位。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带给我们如何能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体现在美术教育领域里的问题是我们的现行教育体制是完善合理的吗?它与社会发展相和谐吗?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几十年不变是坚持中国特色还是陈旧不堪?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但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仍没改变,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我国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体制基本形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并延续下来,它的形成有两个关键的因素,一为照搬前苏联经验,其通过两个方式,派出和引进。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为了加快文化艺术的发展,选派了一批留学生去前苏联学习美术,这批学生回国后在我国的美术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邀请马克西莫夫等前苏联画家来我国任教,传授苏派油画技法及教育理念。著名的“马训班”培养出了二三十位学员,他们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美院,担任着美术院校的领导或教学的骨干,继续传播着苏式教学的精神直到现在。二是徐悲鸿艺术思想的影响。1949年以前,外国对我国美术教育方式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国家—法国和日本,中国20世纪初的出国留学热潮中,日本、美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是主要目的地。在早期留学生名单中,系统学习西方绘画艺术的年轻人有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和李叔同等,他们是中国第一批走出国门、有意识地学习西方油画体系的先行者。 第二次世界战之前,法国是西方艺术的中心,也是外国留学生们向往的艺术圣地,中国留学生逐渐抛弃作为西方艺术“转述者”或“转译者”身份的日本,转而直接选择法国。这一时期留学法国的人包括了庞薰琹、常玉、潘玉良、常书鸿、林风眠、徐悲鸿、吴大羽、颜文梁等一批知名画家,之后还有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等……。其中,对中国美术教育有重大影响的有林风眠、颜文梁、刘海粟、徐悲鸿等人。 一,早期美术教育家的治学观念 ??林风眠(1900—1991)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在第戎美术学院,后又来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20年代,年仅25岁的林风眠出任国立北平艺专的校长,1928年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并任校长。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艺术观念的重要倡导者,他积极倡导新艺术运动,主张吸收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并与中国传统水墨的境界相结合来创造新时代的艺术。在艺术实践上他提倡兼收并蓄,融和中西艺术之长,开创了将西方新的艺术观念注入到传统的中国画之中的先例。林风眠淡化了传统的笔墨观念,更多关注于形式、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创造出同时具有中国民族特点和现代形式感的绘画风格,为传统中国画的创新开辟了崭新的空间。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艺术教育思想,培养出了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卓越艺术家。林凤眠美术教育具有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即以创造性作为根本,从教学模式贯彻到教学方式。遗憾的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林风眠因某些原因退出了美术教育界,隐居上海专事创作,80年代迁居香港。在现代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的构建上,他的教学思想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影响力。杭州艺专的教学经验已成历史,但林凤眠的教育观仍然给我们今天美术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颜文梁(1893-1988),1928年赴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留学,并在学习期间广泛考察了欧洲艺术。他节衣缩食,购置并运回著名雕塑石膏像近五百件,图书万余册,使当时苏州美专的教学设备成为全国之冠。回国后,颜文梁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并兼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代主任。1952年,苏州美专并入华东艺专(现南京艺术学院),颜文梁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副院长。在教学思想上,颜文梁主张纯美术与实用美术并重的教育思想体系,他在学校中设有实用美术系、艺术师范科、动画科等,极力主张培养中国实用美术和艺术设计的人材。他在《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势》一文中就指出“18世纪以前的艺术,其所教育趋向于美的装饰的,而也是再现的,19世纪后的艺术教育则趋于实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