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火灾防治(第一、二、三、四,3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火灾的定义及分类;理解物质燃烧的充要必要条件;了解外因火灾的预防;掌握煤炭自燃条件及影响自然发火的因素;了解火灾预测及预报的方法;
教学重点:煤炭自燃
教学难点: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因素及煤炭自然机理。
学时安排:3
复习旧课(5min):瓦斯爆炸的危害;瓦斯爆炸浓度;感应期;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
引入新课:人类学会用火,是跨入文明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表明,火在人类手中一直是具有巨大创造性和破坏性的力量,一旦对燃烧失去控制,就会酿成灾害。火是一把双刃剑。2000年3月29日凌晨,焦作市山阳区东方红广场附近一家名为“天堂音像俱乐部”的个体私营录像厅发生大火灾,造成74人死亡、1人烧伤的惨剧。2000年12月25日晚21时35分,4名 HYPERLINK /zhuanti/1/1.htm \t _blank 无证上岗的电焊工在洛阳东都商厦地下室进行违法作业时, HYPERLINK /zhuanti/1/2.htm \t _blank 电焊火渣溅落到可燃物上引发特大火灾,造成309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的惊天惨剧。
第一节 概 述
一、火灾与矿井(或煤田)火灾的概念
火灾:凡失去控制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失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由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制定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中定义)。广义地说,凡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火灾。火灾是工伤事故类别中的一类事故。在消防工作中有火灾和火警之分,两者都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当人员和财产损失较小时称为火警。
矿井(煤田)火灾:在矿井或煤田范围内发生,威胁安全生产,造成一定资源和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的燃烧事故。火灾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水灾、火灾、瓦斯、煤尘和冒顶)之一。在火灾事故中,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物资器材损失、煤炭资源波烧毁或被冻结。据统计,我国重点煤矿中,至今因火灾冻结的煤量有6000多万吨。
二、火灾的类型及其特性
1.按引火原因分类
1)内因(自燃)火灾:自燃物在一定的外部(适量的通风供氧)条件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并积聚热量,使其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形成的火灾称之为内因火灾。在煤矿中自燃物主要是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在整个矿井火灾事故中,内因火灾占的比例很大。我国在1953~1984年32年矿井火灾统计资料中,自燃火灾占94%。自燃火灾大多发生在采空区、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冒以及浮煤堆积的地点。自燃火灾具有发生和发展缓慢、须经历一段时间、有预兆和火源比较隐蔽等特点。
2)外因火灾:可燃物在外界火源(明火或高温热源)的作用下,引起燃烧而形成的火灾叫外因火灾。多发生在井口房、井筒、井底车场、石门及机电硐室和有机电设备的巷道等地点。外因火灾具有火源明显、发生突然、来势凶猛等特点,若发现不及时,则可能酿成重大事故。由于外因火灾往往是由表及里进行的,若发现及时,还是容易扑灭的。矿井外因火灾所占的比重一般都比较小。
2.消防分类
从选用灭火剂的角度出发,消防上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对火灾进行如下分类(GB4968-1985《火灾分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煤炭、木材、橡胶,棉、毛、麻火灾等。这种物质住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一般在燃烧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融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醇、丙酮、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钠、钾、镁火灾等。其特点是火源温度高。
3.其他分类方法
除上述两种常用分类方法外,还有按火源特性,可分为原生火灾与再生火灾。再生火灾是指由原生火灾而引起的火灾。按火源产生的位置。可分为井上火灾与和井下火灾等。
三、防灭火研究的内容
一个目标和三个问题:一个目标就是防止矿井火灾发生,对于已发生的火灾要防止其扩大并最大限度地减小火灾中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三个问题是:一、火灾是如何发生的?二、如何防止火灾发生?包括火源预测、火灾预防和预报技术;三、火灾发生后如何进行及时而有效地控制和处理?
第二节 外因火灾及其预防
一、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两组分在空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放热、发光和有新物质生成是燃烧反应的三个特征,是区别燃烧和非燃烧现象的依据。如点亮灯泡中的钨丝放热、发光,但无新物质形成,属于物理过程,而非燃烧现象。金属生锈、动物呼吸会放热且有新物质形成,但反应速度低,放热速度慢,无发光现象,所以也非燃烧反应。
1.必要条件(火灾三要素)
(1)有充足的可燃物:物质被分成可燃物质、难燃物质和不可燃物质三类。矿井里,煤炭本身就是普遍存在的物质,此外坑木、炸药、各类机电设备等具有可燃性。可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