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案》四则
《医案》四则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生僻字的读音;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字、异体字;掌握文中重点词语;掌握文中重点语句的今译;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活用及语序变化等古汉语语法现象。
2.通过所选医案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医案是我国医学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案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应很好地学习继承。
3.了解古代医案的体例及内容。。
[教授方法]
教师讲授为主,讨论式为辅。
[教授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生僻字
衽 癸 浃 亘 愠 桴 簧 苕 闾 隧
二、繁体字
儀 憊 覺 務 參 劇 豈 斂 遲 攝 慮 複 濕 滅
三、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1、乃以袵( )席以荐阙其中。
2、朋游譁( )然议之。
3、芍药等补剂十余贴( )。
4、遂不复致辨( )。
5、受误之害甚钜( )。
四、重点词语
1、(天)甫(明) 2、凡(一再行) 3、滞下 4、袵席 5、(及)荐 6、阙(其中) 7、浃(旬) 8、亘(昼夜) 9、泠然 10、顾(投) 11、(补)完 12、霍然 13、敛袵 14、噬脐 15、咎(以轻用) 16、初(不言) 17、责(效) 18、(自)讼(曰) 19、如鼓应桴 20、(为)厉 21、系铃解铃 22、速(之) 23、簧鼓 24、(甚)钜 25、帏薄 26、小水 27、解维 28、土物 29、比比 30、以邻为壑 31、令(侄女) 32、汛愆 33、(不)宣 34、豁(痰) 35、(奚)白
五、指出语法现象
1、乃以袵席以荐阙其中。
2、时朱彦修氏客城中。
3、但日服而病日增。
六、今译:
时朱彦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过视予,饮予药,但日服而病日增。
子南晨诣,愠形于色,咎以轻用河车,而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凉
药,且欲责效于师,必愈乃已。
医者不知发汗行水之法,惟以疏利之药利之,肿或减,而无尾闾之泄,
犹以邻为壑耳。如久服疏利之药,则正气日消;水留日久,则火土渐灭。然后以此法行之,无济于事矣。
4、此痰气凝滞,经隧不宣,病由安坐不劳,法以豁痰流气,勿投血药,经自流通。
七、阅读
張子心弱冠病瘵其證咳嗽下午熱從兩足心起漸至頭面夜半乃退面色青形羸氣促交睫即梦遺奄奄一息孫診其脈左寸短弱右關略弦餘皆洪大因許可治病者曰醫皆謂火起九泉者死大肉盡削者死咳嗽加汗者死脈不为汗衰者死況當夏令肺金將絕先生獨言可治何也孫曰證雖危色聲脈三者皆有生意兩顴不赤心火未焚也聲音不啞肺金未痿也耳輪不焦腎水未涸也據面青者憂疑不決左寸短者心神不足關略弦者謀爲不遂必因志願高而不稱其心謀爲而不遂其欲殆心病非腎病也經曰色脈相得者生故許可治病者恍然曰是矣予因星士決上科必售予仍落第而同窗者中故怏怏至此今亦忘其病源矣乃爲定方以人參棗仁龙骨为君丹參石斛貝母麥冬五味子爲臣山梔香附爲佐二十貼而病起丸方則人參麥冬五味熟地枸杞龜板茯苓蜜丸服三月而精神健肌肉充矣(姚若琴、徐衡之《宋元明清名医类案·孙东宿医案·痨瘵》)
要求:
1、给上文标点
2、注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3、简答孙一奎医师何以诊断张子心属心病而非肾病。
【正文译文】
(一)朱丹溪治滞下案
【原文】叶先生名仪,尝与丹溪俱从白云许先生学。其记病云:
岁癸酉秋八月,予病滞下,痛作,绝不食饮。既而困惫,不能起床,乃以袵席及荐阙其中,而听其自下焉。时朱彦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过视予,饮予药,但日服而病日增。朋游譁然议之,彦修弗顾也。浃旬病益甚,痰室窒咽如絮,呻吟亘昼夜。私自虞,与二子诀,二子哭,道路相传谓予死矣。彦修闻之,曰:“吁!此必传者之妄也。”翌日天甫明,来视予脉,煮小承气汤饮予。药下咽,觉所苦者自上下,凡一再行,意泠然。越日遂进粥,渐愈。
朋游因问彦修治法。答曰:“前诊气口脉虚,形虽实而面黄稍白。此由平素与人接言多,多言者中气虚,又其人务竟已事,恒失之饥而伤于饱,伤于饱,其流为积,积之久为此证。夫滞下之病,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等补剂十余贴,安得不日以剧?然非浃旬之补,岂能当此两贴承气哉?故先补完胃气之伤,而后去其积,则一旦霍然矣。”众乃敛袵而服。
【今译】叶先生名叫仪,曾经和朱丹溪一同跟随白云许先生学习。他记述的病案如下:
癸酉年(1333年)秋季八月,我患了痢疾病,疼痛发作,完全不能吃喝。不久困顿疲惫,不能起床,于是把床席和垫席中间挖了一个窟窿,听凭大便自行下流。当时朱彦修在城中作客,因为同学友情,每天来探望我,给我服药,只是每天服药病却一天天地加重。朋友们沸沸扬扬地议论起朱彦修,彦修不理睬。满十天,病情更加严重,痰阻塞在喉咙之中,好象棉絮一般,呻吟声日夜不断。自己私下里忧虑起来,便和两个孩子诀别,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