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雷暴云专用课件
-佘会莲- 以上各类云都能带电,但能形成闪电的灾害云是积雨云,也称雷暴云 5.2 雷暴云概况 雷暴是发展旺盛的强对流现象,是伴有强风骤雨、雷鸣闪电的积雨云系统的统称。 雷暴的出现带来强降水、大风、光、强电场和强电流、雷(次声)、瞬变电磁脉冲辐射、无线电噪声等。一方面它可造成洪涝灾害,另一方面也以强电流、强电场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 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 雷暴云的主要特点 雷暴的活动规律—地区性和季节性 低纬度多于中纬度,中纬度多于高纬度 同纬度山地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 一年当中雷暴多出现在夏季,其次是春季和秋季 一天当中,多出现在下午 秃积雨云 鬃积雨云 一、雷暴云产生的条件 一般而言,雷暴诞生在暖湿不稳定的空气中,而有利产生雷雨的条件如下: 根据雷暴中出现的单体的数目和强度可分为三类 1、单体雷暴:只有一个单体组成,强度弱, 范围只有 5~10km,寿命短,只有十几分钟 2、多单体雷暴:有一连串有序的不同发展阶段的雷 暴单体组成,每一单体都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3、超级单体雷暴:强度大,更持久,能更造成强烈 的灾害天气的中尺度雷暴。 1、单体雷暴(air-mass thunderstorm) 由大气的强对流现象形成的一个单独雷雨胞,具有完整的雷暴组织,云顶高度10~15公里,直径由约2 ~3公里到8~10公里都有,上升气流最旺盛时可达到每秒30公尺,普通则在每秒5~15公尺之间,上升气流以离地3000~10000公尺最为显著 形成阶段 从淡积云发展为浓积云,10~15min 云中都是上升气流,云底为辐合上升运动,上升速度初期一般不超过5m/s,浓积云阶段可达15~20m/s 云中电荷正在集中,但并未发生闪电,也无降水 成熟阶段 浓积云发展到积雨云,15~30min,云中为上升气流,云顶发展很高。 云顶出现冰晶结构,上升速度增加,雨滴出现,产生降水,出现下沉气流。 -20℃高度以上,云中以冰晶雪晶为主,以下冰晶与过冷水滴共存,出现雷电 对大多数雷暴云中,正电荷位于云上部,负电荷位于下部。 消散阶段 上升气流减弱雷雨减弱并逐渐消失, 云体瓦解,云顶留下一片卷云 雷暴单体内部环流 多单体雷暴内部环流 多单体雷暴的移动 与周围风场的平均风向关系密切,但多单体雷暴所占据的范围较广,其运行还会受制于单体生成发展的方向 3、超级单体雷暴(supercell storm) 1) 形成超级单体雷暴的条件: a.强烈的不稳定度 b.很强的平均云底环境风(10 m/s) c.强烈的风切 d.云层上方向顺转 超级单体内部环流 三、雷暴云的移动 移动或平流:风暴在其发展的整个生命期内受气流的吹动而沿平均风方向移动的过程。 强迫传播:一个对流雷暴云团受某种外界强迫机制(锋、中纬度气旋辐合带、海陆风、热带气旋、重力波)持续再生的过程,这种强迫机制尺度通常要比对流风暴大。 自传播过程:指雷暴可以自行再生,或在同一系统中产生类似的雷暴单体。 按雷暴形成时不同的大气条件和地形条件,雷暴可分为: 1)热雷暴 2)锋雷暴(暖锋雷暴、冷锋雷暴) 3)地形雷暴 1)热雷暴: 是在天气温暖时,在几乎是静止的很热和均一的气团内发生的。雷云是因下层空气受热或上层空气受冷发生强烈的上下对流作用而致的,往往决定于局部的条件,例如地形、温度和湿度等。 在大陆中,夏季常常有这样的雷暴,它出现在闷热、无风和晴朗的夏天的午后。而下层空气受热的作用在个别的高处和小山上又特别明显,因而这种地方出现的热雷暴也特别多。 这些雷暴伴有强烈的暴雨,发展得很快,下得很急,往往还带有冰雹和无数的闪电,但雷暴的分布极不均匀 2)锋雷暴: 是在两个大的气团移动时,在界面上,也就是在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的锋面上发展起来的。这时冷空气总在暖空气下面,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于是那个地方的天气就急剧地变化。按照冷暖空气流动的情况,可以把锋分做两类: 3)地形雷暴 由于地形关系,某些地区特别容易产生雷雨。例如在山岭地区,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 但到了山脉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特别是在滨海的山岳地带,近海的一面山坡上便常易有雷雨发生,这是由于海风潮气特重的缘故。 干 雷 暴 这种雷暴发生时只落下几滴雨,甚至没有雨,却伴随着强烈的台风,大气的带电作用已达到极端状态,所以干雷暴的破坏力特别强大。 一、云雾粒子荷电情况 云雾粒子电荷大小不仅取决于云雾类型、云雾的发展阶段和云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