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耳穴专用课件
* * 耳 穴 (The Auricular Points) ?一、概述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腧穴。它是耳郭上一些特定的刺激点,也是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变化在耳郭上的反应点。 临床上除了采用各种方法通过耳穴进行治疗外,还可以从耳穴的望诊、压诊、电测定等观察异常变化以协助诊断疾病。 二、耳穴的发展史 (一)概况 1、耳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联系,在《内经》中就有。如“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以后,历代文献也有很多关于以耳治病的记载。如《肘后备急方》、《针灸大成》(用艾灸耳尖穴“治疗眼生翳膜”)、《理钥骈文》(用“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此法治不睡”)等。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古人已认识到耳在诊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2、法国医学博士P·Nogier对耳郭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于1957年在《德国针术杂志》发表第一篇论文,首次提出耳穴分布大致如一个倒置胎儿,并附以“耳针治疗点图”,记载40多个耳穴。1958年中国的学者萧月麟将之翻译成中文。这是中国在耳针学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从此之后,耳针学在中国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创新。 3、中国学者在耳针学上其后的成就可以是说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如陈筑荪等发现耳穴「电阻低、电位高」的特性,并发明一系列的耳穴探测机和治疗机器。河南洛阳的李家琪发表了耳穴压豆疗法,开创了耳穴疗法的一个新路向——非创伤性的耳穴疗法。 4、近年来,我国加强了耳穴的研究与应用。耳穴治疗的适应征不断扩大,已由几十种发展到一百余种。1987年成立了全国耳穴研究会。1992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 第一节 耳郭结构及解剖 一、耳郭的结构 耳郭外被皮肤,内由形状复杂的弹性软骨作为支架,并附以韧带、脂肪、结缔组织及耳内肌、耳外肌等构成。 二、耳郭的表面解剖名称 1、耳郭正面 (1)耳垂 (2)耳轮:耳轮脚、耳轮结节、耳轮尾 (3)对耳轮: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轮屏切迹 (4)耳舟 (5)三角窝 (6)耳甲:耳甲艇、耳甲腔 (7)耳屏:耳屏、屏上切迹、上屏尖、下屏尖 (8)对耳屏:对耳屏、对屏尖、屏间切迹。 (9)外耳门 2、耳郭背面 3、耳根 第二节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一、耳与脏腑的关系 (一)中医学认为,人体虽分脏腑经络、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器官和组织,但它们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就耳来说,它并不单纯是一个孤立的听觉器官,而是和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耳与经络的关系 耳与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 “耳脉”,到了《内经》时期,不仅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焦经,而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有较详细的论述。(见下表) 所以,《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即耳与经络的关系在《内经》时期已奠定了基础。 经脉 经别 络脉 经筋 其他 足太阳“从巅至耳上角”;足阳明“循颊车,上耳前”;足少阳“下耳后”、 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手太阳“却入耳中”;手少阳“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 手厥阴“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手阳明“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 足少阳“出太阳之前,循耳后”;足阳明支者“结于耳前”;手太阳“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足太阳“上结于完骨”;手少阳“上曲牙,循耳前” “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皆会于耳中,上络于左角”(《素问·缪刺论》) 第三节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具体见下表。 一、耳轮(helix)穴位 主要分布着直肠、尿道、外生殖器、耳尖、轮1~6,耳轮脚为耳中穴。 具体如下:耳中HX1,直肠HX2,尿道 HX3,外生殖器HX4 ,肛门(又称便秘点) HX5,耳尖HX6、7 ,结节HX8 身 体 部 位 耳 穴 分 布 区 域 头 面 部 耳 垂 或附近 上 肢 耳 舟 下 肢 对耳轮上下脚 躯 干 对 耳 轮 胸 腔 脏 器 耳 甲 腔 腹 腔 脏 器 耳 甲 艇 盆 腔 脏 器 三 角 窝 消 化 道 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又称肝阳),轮1 HX9~轮4 HX12 。 二、耳舟(scapha)穴位 上肢的代表区,分布着指、腕、肘、肩、锁骨穴。 具体如下:指 SF1,腕 SF2,风溪 (又称荨麻疹点),肘 SF3 ,肩 SF4、5 ,锁骨 SF6 。 三、对耳轮(antihelix)穴位 躯干和下肢的代表区。具体如下: ①对耳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pdf VIP
-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ppt VIP
- 颅脑损伤查房课件.pptx VIP
- 补充耕地质量调查与评定技术规范.pdf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2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借用营业执照开亚马逊协议书8篇.docx VIP
-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docx
- 目标八:强化医疗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提高关键诊疗行为相关记录完整率.pdf VIP
- 临床试验文献汇报.ppt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4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