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供参习.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洪供参习

葛洪 生平和著述 葛洪(283—343),晋代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西晋太康四年(283)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祖父葛系在三国时期的吴国为官,历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卢陵太守,吏部尚书,太子少傅,中书、大鸿胪,侍中,光禄勋,输吴将军等要职。父葛悌,仕吴为建城、南昌二县令,中书郎,廷尉评,中护军,五郡赴惊等,入晋后,又任郎中,大中大夫,大中正,肥县令,吴王郎中令,后升迁为邵陵太守,卒于官所。葛洪为第三子。早年受父母娇宠,生活懒散,好学而未苦读。十三岁丧父,又逢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社会动荡,家乡屡遭兵火,不仅先人传留的书籍烧毁一空,而且家境也每况愈下,以致饥寒困顿,生计艰难。家境的变迁使葛洪受到极大的震动,并促使他振奋起来,刻苦学习,力求上进。无书可读,他便背着书箱四处求借。他常以砍柴所得换取纸笔,日间劳动,夜晚抄读。由于家贫,每得到一张纸都备加珍惜,在正反两面反复抄写,直到无法利用为止。后来,为寻书问义,他甚至不远千里崎岖跋涉,以达到求学的目的。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到十五六岁时,他已博览群书,小有文名,所作诗赋杂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葛洪十六岁始读《孝经》、《论语》、《诗经》和《易经》等儒家经典,但他自知“才非政事”,无意仕途,于是立志成为精研经史百家,专事著书立说的儒家学者。这是他早期的奋斗目标。葛洪从祖葛玄,字孝先,受业于三国时魏国著名方士左慈(左元放),精于炼丹术,世称葛仙公,又称太极仙翁。其术传弟子郑隐(郑思远)。葛洪大约在十八九岁时曾到庐江(今安徽庐江)入马迹山拜郑隐为师,并做他的助手,研习道书和炼丹术著作,受到道教思想的深刻影响。郑隐还将一些道家秘籍传授给葛洪,让他归家继续钻研。葛洪在二十岁左右就因儒道兼通学识渊博而远近知名,并且决心“立一家之言”①,开始撰写《抱朴子》,但不久即因战乱而中辍。 ① 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发生了张昌领导的农民起义。葛洪小时候学过骑射,略知武功,这时应吴兴太守顾秘之邀,出任将兵都尉,募集数百人,参与了镇压义军石冰部的行动,并因战功升迁为伏波将军。事平之后,他立即投戈释甲,径往洛阳,搜求异书,以广学识,这一时期已天下大乱,北道不通,归途阻塞,于是周游于徐、豫、荆、襄、交、广数州之间,接触了流俗道士数百人,对于道教及方术有了更多的了解。晋惠帝光熙元年(306),葛洪24 岁,其友人嵇含被任命为广州刺史,请他去作参军。他感到这虽非所愿,但可避地南土,所以还是接受下来,并受命先行催兵来到广州。不料嵇含半途遇害,葛洪仍留广州多年,但无意再任官职,地方官员屡次邀用皆被辞却。在此期间,他又拜南海太守鲍靓(鲍太玄)为师,学习神仙方术,使丹法、医道更为精进。鲍靓很器重葛洪,并将女儿鲍姑嫁给他。鲍姑,名潜光,懂医术,尤擅长针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见于记载的女针灸医家。她曾亲自参加葛洪的炼丹和医疗活动,帮助葛洪编撰医学著作,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还载有她的艾灸法等。约在三十岁左右,葛洪携家眷返归故里,潜心著述十余年,作品多达六百余卷。他在整理和续写《抱朴子》旧稿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约于建武元年(317)三十五岁时,完成《抱朴子内篇》20 卷,《抱朴子外篇》50 卷。这两部书合称《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经典之作,葛洪也因之成为对后世影响很大的道教学者,此外,他在这时期完成的著作还有《神仙传》10 卷,《隐逸传》10 卷,碑颂诗赋100 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30 卷,抄录五经七史、百家之言、方技杂事310 卷,《玉函方》100 卷,《肘后备急方》3 卷等。其间,葛洪曾担任为期不长的掾,州主簿,司徒掾,咨议参军等官职,并受封关内侯。后来,其挚友干宝推荐他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葛洪固辞不就。 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约在葛洪五十岁左右,他因年事已高,打算亲自炼丹以求长寿,又听说扶南(今越南和柬埔寨南部)出产丹砂,于是上书请为勾漏(今广西北流)令。成帝因其资历高不可低就而未准。葛洪解释说,他去勾漏并非贪求荣耀,而是为了炼丹。在说服成帝之后,他与子侄同行又赴广州。在广州为刺史邓岳劝阻,遂隐居于罗浮山。邓岳曾上表补授他为东官太守,他仍婉辞不就。葛洪在罗浮山多年,从事著述,修道炼丹,过起了“丹鼎神仙”的优游生活。南粤名山属二樵,罗浮山即其中的东樵,为道教“第七洞天”所在地,现在尚存葛洪炼丹时所用之洗药池等胜迹。东晋康帝建元元年(343)辞世,享年六十一岁①。葛洪一生著述宏富,但多已失传。《正统道藏》所收归于葛洪名下的著作共19 种,主要有《抱朴子内篇》20 卷,《抱朴子外篇》50 卷,《肘后备急方》8 卷,《神仙传》10 卷,《太清玉碑子》1 卷,《大丹问答》1 卷,《还丹肘后诀》3 卷,《抱朴子养生论》1 卷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