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插水稻的大田管理原理与技术
第六章 机插水稻的大田管理原理与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形成了系统的新理论体系,即“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包括水稻高产优质群体生长发展的动态定量指标和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这些新的理论体系促进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水平的提高
机插水稻改变了原有常规人工栽插水稻的育秧栽培方式。由于机械参与水稻移栽过程,更易实现精确定量栽培。机插水稻大田生长发育规律和手插秧大体一致,但也有自身的特点。为此需在了解常规人工栽插水稻的基本生育进程及规律基础上,掌握机插稻的生长发育特性,并采取相应合理的管理技术措施,实现机插稻的高产稳产和优质。
水稻高产优质群体生长发展的动态定量指标
一、作物叶龄模式
水稻的器官建成、器官生长发育间的存在相关(同步、同伸)关系,这些关系又可以出叶为中心加以描述。用出叶多少,即水稻的叶龄来诊断水稻的生育阶段、不同部位器官的生育状态,使得肥水调控措施的时间和强度可按叶龄模式加以规范化,有效地解决了水稻器官建成和产量因子形成进程在时间上(叶龄)的科学定量(诊断)的难题,而且实际应用很方便。
我国的水稻品种主茎总叶片数一般在9~22片(N=9~22),伸长节间数一般为3~7个(n=3~7)。用主茎总叶片数(N)和伸长节间数(n)将水稻品种进行分类后得出,同一品种类型同一叶龄期的生育进程完全相同,并确定了3个关键叶龄期:①是N-n叶龄期(5-7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或N-n+1叶龄期(N≤12,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或者极端稀植单本栽插的条件下)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依此可作为促进有效分蘖和控制无效分蘖的诊断依据;②是N-n+3叶龄期或n-2的倒数叶龄期为生理拔节期,即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期,此期作为控制基部节间伸长的时间(叶龄)依据;③是穗分化叶龄期,开始于叶龄余数3.5左右,完成于破口前。
二、水稻群体质量指标
作物的群体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表述群体大小的有形态、生理方面的许多指标,其中对提高结实期(抽穗~成熟)群体光合积累量和产量起决定作用的指标称之为群体质量指标。这些指标的最优化组合实现了高产水平稳定重演,形成了群体质量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一个核心指标、一个基础指标、五个形态生理指标和一个综合质量指标。核心指标是结实期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即生产中培育群体的着点眼在于控制适宜数量,提高质量,提高花后光合生产力(即后期高光效)上。基础指标是抽穗前的适宜叶面积指数,指能最大限度地截获太阳光能,获得最大的作物生产率和保持基部叶片有高于光补偿点的受光量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在江苏,孕穗期群体最适叶面积指数(LAI)为7.0左右(粳稻)或7.0-7.5(杂交籼稻),一般各地的水稻品种均有相应的适宜的LAI。形态生理指标包括总颖花量、粒/叶(cm2)比、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单茎茎鞘重和颖花根活量、根流量。综合质量指标是指成穗率,即在保证适宜穗数的前提下,提高群体的茎蘖成穗率是全面提高群体质量的综合指标。实际生产中高产群体的茎蘖动态发展过程见示意图1。
茎蘖动态
最佳抽穗结实期
SN N-n N-n+3 倒2 抽穗期 抽穗后 成熟期
移栽期 有效分蘖临界 高峰苗 叶期 20天
叶龄期 拔节叶龄期 增加生物量500公斤左右
计算确定 达到适宜 最高苗数为穗 完成适宜穗数
基本苗 穗数苗 数1.2-1.3倍 生物量800公斤左右 生物量1300公斤左右
生物量900公斤左右 生物量1500公斤左右
LAI 4左右 LAI 7-8左右
顶4顶3 顶3=顶4 顶4顶3 顶3=顶4 保存2片绿叶
“黑” “黄” 渐回升 “黑” 渐褪淡
叶片含 3.5% 2.7%(粳)2.0% 2.7%(粳)
氮量 2.5%(籼) 2.5% (籼)
图1 亩产700-800公斤群体发展动态的形态生理指标
在精确栽插合理基本苗的基础上,促进分蘖早发,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