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载LiDAR技术概述及其应用
机载LiDAR技术概述
摄影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ISPRS(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1988年给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定义是: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从非接触成像和其他传感器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其中摄影测量侧重于提取几何信息,遥感侧重于提取物理信息。也就是说,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因此,从19世纪中叶,摄影技术一经问世,便应用于测量。它从模拟摄影测量开始,经过解析摄影测量阶段,现在已经进入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当代的数字摄影测量是传统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的重点是从数字影像自动提取所摄对象的空间信息。
诚然,目前的科学技术已相当发达,计算机和高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数字立体摄影测量已经成熟,相应的软件和数字立体测量工作站已经在生产部门普及,但是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如航空摄影——摄影处理——地面测量(空中三角测量)——立体测量——制图(DLG、DTM、GIS及其他)的模式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生产模式周期明显是太长了,不适应我们信息社会的需求,不能满足“数字地球”对测绘的要求了。
LiDAR(Light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技术是近数十年来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具革命性的成就之一。自2003年来,LiDAR作为一项成熟的高科技技术手段逐渐得到市场采纳和认可。它融合了激光扫描仪、IMU惯性测量单元、差分GPS以及航飞控制与管理系统等多项高科技技术。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像美国和德国以及亚洲的日本,激光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它的应用领域几乎囊括了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
1.1 LiDAR技术的发展历程
用激光雷达来精确确定地面上目标点的高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的系统一般称为APR(Airborne Profile Recorder),主要用于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最初的系统是仿型设备,仅能获得在飞行器路径正下方的地面目标数据。这些最初的激光地形测量系统很复杂,并且不适于获取大范围地面目标的三维数据。由于没有高效的航空GPS和高精度INS,所以很难确定原始激光数据的精确地理坐标,因此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到20世纪80~90年代,通过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如:USA、Australia(1980~1988年):Diverse feasibility studies;德国Prof.Ackermann(1989~1990年):SFB “High Precision Navigation”一First Laserprofiling at University of Stuttgart;德国TopScan(1993年):First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in Germany TopScan AITM 1020,激光扫描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和大规模使用。至2004年全球已经有超过30类不同型号的激光扫描系统投放市场。随着DGPS技术、数据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现代激光扫描系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普遍使用。除了用于获取三维地形表面模型外,这种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公路设计、水利、洪水和雪崩的预报、城市三维模型的构建、高压线监测、地面和大坝的变形测量、森林和树木高度的测量等。同时,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地面激光扫描系统可以用于建筑物三维测量、桥梁和矿井的三维建模和监测。激光扫描设备附加一台数字照相机,可以构成一套完美的遥感数据获取系统。因此,激光扫描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为遥感领域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数据获取手段。
1.2 LiDAR系统介绍
GPS、INS以及激光扫描器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的LiDAR遥感信息获取系统 (见图1)。
图1 机载LiDAR系统
1.2.1 POS技术
POS系统是机载激光探测与测距系统的关键,也是必需包含的部件。其核心思想是采用动态差分GPS(即DGPS)技术和惯性测量装置(IMU,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直接在航测飞行中测定传感器的位置和姿态,并经严格的联合数据处理(即卡尔曼滤波),获得高精度的传感器的外方位元素,从而实现无或极少地面控制的传感器定位和定向。
1.2.1.1 DGPS
用载波相位测量虽不具备实时性,但具有极高的定位精度潜力,可使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机载LiDAR采用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系统。利用安装于飞机上与LiDAR相连接的和设在一个或多个基准站的至少两台GPS信号接收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