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及经验教训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及经验教训
摘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中国发生五四运动之时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杜威来华讲学,第二阶段是文革时期我国对杜威思想的全盘的否地阶段,第三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于杜威的全面评价阶段,第四阶段是对杜威的研究进入到了更加深入的阶段,对于杜威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对于我们也有着很多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杜威 实用主义 过程 经验教训
一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1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曾在19世纪的美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杜威来华讲演前国内已有了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宣传与介绍,奏响了实用主义教育广泛传播的前奏曲。”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首次向人们推荐了杜威及其实用主义教育。蔡元培在论述实用主义教育时介绍说:“此其说创与美洲,而近亦盛行与欧陆,今日美洲之杜威派,则纯持实用主义者也。”[1]杜威1919 年初携夫人阿丽丝在日本讲学时,胡适、陶行知、蔡元培等人商定,以北大、尚志学会、新学会、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江苏教育会的名义,邀请他来华讲学。杜威于1919 年5 月1 日抵达上海,那一天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前三天。杜威的足迹遍及中国的奉天、直隶、山西、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十一个省,不停地作了数百次的学术讲演和大众化演说。他的演讲在上海有“平民主义的教育”;在杭州有“平民教育之真谛”;在南京有“经验与教育之关系”、“真正之爱国”、“共和国之精神”;在北京有“美国民治的发展”、“现代教育的趋势”、“学问的新问题”;在山东有“教育者的工作”;在福建有“自动与自治”、“美国教育会之组织和影响于社会的情形”、“民本政治之基本”、“教育与国家之关系”等。由表可知,首先从内容上看,杜威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涵盖面广大。其中有关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文章占最大的比重,由此足以见杜威的教育思想在学术界的深远影响。而有关哲学思想的文章,也在我国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这里既包括学者对其基本哲学思想的解读,也涉及学者对各个分之哲学思想的介绍,如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技术哲学、传播哲学以及社会哲学方面。而且,学者对杜威思想的承袭、传播还散见于有关宗教、美学及其心理学方面的文章之中。这充分反映了杜威的哲学思想与其学科思想的交融关系。”[2]
二 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的经验教训
1 用马克思的辩证观一分为二的看待杜威的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在中国五四运动时期起有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三十年代时却遭到了全盘的否定,“这一变化是从苏联开始的,苏联的这一转变与斯大林在苏联取得至尊地位以及他推行的左的路线有关,特别是与杜威对斯大林时代所发生的对托洛茨基等人的审判抱批判和怀疑态度有关。从哲学也观点合格政治倾向来说,杜威与托洛茨基并不一致,他甚至曾撰文批判托洛茨基。但是他不赞成苏联当局对托洛茨基等人的指控。1937年即著名的莫斯科审判后的第二年,杜威和美国一批自由派人士组织了一个托案调查委员会,调查结果是宣布托洛茨基无罪,杜威这种在敏感的政治问题上与苏联当局对立的态度使苏联改变了对他的态度。自此,杜威被认为是帝国主义的反动哲学家,是苏联人名最凶恶的敌人,与杜威名字一起的实用主义哲学被宣称为腐朽的、反动的帝国主义哲学。”[3]当时中国把苏联当成是自己的老大哥当成榜样与楷模,因此在中国也进入到了全盘否地杜威思想的阶段。这一史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当时我们国内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对实用主义采取全盘否地的态度,把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反动理论,这是不客观的。我们在对待任何外来事物时都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对待,用马克思的辩证观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对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应全盘的否地。
2 用不断发展的眼光对待杜威的思想。
虽然在20世纪三十年代及其文革时期我们对待杜威的的思想是全盘否定的,但是后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后我们清除了左的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对待杜威思想还是其他一切出事态度上我们都能够用实事求是得态度去处理事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界对于杜威的思想进入到了全面评价的阶段,2000年以后学界对于杜威的思想特别是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有了更深更广的发着。但是我们还应该继续用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态度去对待杜威的思想。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我们对杜威的思想研究在有些方面还有更值得深入的地方,对于杜威原著翻译工作对于我们国内是很重要的。我们要用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