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史纲论文(浙江精神)
论浙江历史地理对浙江精神和商业的影响
——读《浙江精神和浙江发展》有感
姓名:________吕成磊________
大类:________工科试验班(海洋)________
课时:________周二6,7, 8________
号码:________23________
一. 引子
在阅读了《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后发现,无论是在中国文化史亦或现代史上,浙江都说得上是一枝独秀。当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还在叫嚣“农业为本,重农抑商”的时候,是浙江人,首先踏上了进击商业,征服世界的道路;当普天之下都承受着封建理学思想的毒害时,是浙江人,第一次喊出了“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的口号。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浙江都远离中华统治的核心(南宋除外),却无一例外的为国家提供了最多的进士(院士)。这一切,难道真的是巧合?浙江地少人多,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却能从改革开放初的不毛之地迅速成为全国人均GDP最强的省,奇迹的背后,真的没有什么必然的原因吗?
纵观浙江发展史和中国朝代史,我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把它称之为“浙江现象”:
上古至两晋:中国航运业,陆地运输业不发达,统治者“重农抑商”
浙江: 发展滞后
隋唐至北宋:风气开放,国人不以经商为耻。海运,陆运均有长足发展。
浙江: 商业繁荣,明州港成为中国与日韩交流唯一口岸。
南宋至元: 浙江成为政治核心,风气开放,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市场有了巨大发展。蒙古帝国地域广阔,交通方便
浙江: 商业发达,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与日韩,东南亚乃至欧洲交流频繁
明清: 实施严厉“海禁”政策,“片甲不得入海”
浙江: 商业凋零,民众困苦
近代: 国门洞开,与世界融为一体,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等日新月异
浙江: 宁波帮抢占上海滩。浙江经济十分发达,成为“江浙财团”核心
建国三十年:闭关锁国,计划经济
浙江: 经济差,交通差,人民收入低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与世界重为一体
浙江: 赢来黄金期,以温州商人为代表,经营全国,纵横海外,人均GDP全国第一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旦市场开放,国家重商,浙江人就大受其利;反之则困苦不堪。我相信,这一切的背后,浙江精神将起到莫大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讲述我所理解的浙江精神以及其对浙江商业发展的作用。
二.浙江精神的起源
亨廷顿先生在他的学术研究作品《民族的性格》中认为,一个民族的性格将由此地的地理环境决定,人们只有采取适应周围地理条件的生活方式才能生存和发展,反之则被淘汰。浙江精神正是这一理论最好的说明。众周所知,浙江土地贫瘠,资源贫乏,人少地更少,多山多陵,交通不便,每年夏天更有台风肆虐,忽旱忽涝,环境可谓恶劣。
为了更具对比性,我们不妨把浙江与欧洲之光的起源地希腊作比较。
希腊是一个与浙江“同病相怜”的地方。该地多山少水,土地贫瘠不堪,只能种活橄榄树等少数物种,而它唯一的优势就是面朝大海。于是,希腊人为了生存,顽强的踏上了航海之路,以货易粮,向外发展,同时奋发图强,改善国内,精研造船,很快成为了欧洲史上第一个航海强国。
浙江也是如此,环境恶劣,天灾频发,但偏偏神又给浙江人留了一线光明——水路。于是,浙江人为了生存,逐渐变得变得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土地贫瘠,迫使浙江人不能以农业养活;资源匮乏,迫使浙江人不能以工业立足。交通不便,迫使浙江人选择了以水路作为日常的交通方式;海边无路,遂使浙江人产生了对世界的征服的渴望。于是,在这多种客观条件的压迫之下,为生存而战的古越人——即浙江人的远古先祖,我把他们称之为古越人——不得不踏上了以商业养活自己的道路。在沿着水路(海路),冲向世界的这条危机四伏,艰难困苦,前途茫茫的道路上,古越人逐渐变得开拓,勇敢,团结,坚忍,因为少了一种品质他们都无法生存下去。尽管这条道路九死一生,可是古越人必须走下去,因为,他们没有选择!
这就是浙江精神的起源。
与此同时,我们也理解了浙江人对水的偏好和发自内心的喜爱——对上古时代的古越人来说,水,就是他们的生命之路啊。
此外我们必须注意到的一点是:古希腊是欧洲最早的文明国家,而在浙江境内,恰恰拥有中华文明史上最早的河姆渡遗址。这一切绝不是纯粹的巧合。毫无疑问,在强大的生存危机压迫之下,古希腊人和古越人都率先走上了一条发愤图强,脱离野蛮的道路。
姜戎在他的《狼图腾》中,把蒙古人那种在死亡危机下爆发出的勇敢团结,残忍顽强的品质称之为“狼性”。我们也同样可以毫不夸张的将古越人称之为“海狼”。
我认为,正是这种原始的狼性,使得古越人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求真务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