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蔚飙起的南北朝文体供参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霞蔚飙起的南北朝文体供参习

霞蔚飙起的南北朝文体 摘要:文体作为文章写作的基本程式和规范,并非先于作品而存在,而是先有作品后有程式和规范,是经由人们不断总结、丰富和完善而形成的。其形成之后再反作用于创作,为后人所遵循沿用。遵循的人愈多,所作愈多,沿用的时间愈长,经历愈久,其生命力就愈旺盛,其存活的时间亦就愈长久。因此,它既寄形体于人们的创作当中,又对人们的创作起着制约、规范的作用。南北朝文体正是依循这样的生存轨迹而获得了它们应有的时间和空间,既作者云涌,作品林立,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中国古代文体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循用者所学习、承传,研究者所注重、探讨。 关键词:南北朝;文体:勃兴;种类 诗文创作历来依体进行,无体之作并不多见,即使象张融作《海赋》,文辞诡激,异于常体,但赋体的基本特征还是无法改变,改变了,那就不是赋,而是别的文体了,正因这样,刘勰著《文心雕龙》,特重创作与文体,强调文体在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说:“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话不多,然意义深远。因此,依体为文,乃属文之准式;依体研究创作,乃治学之常规。依此准式常规去观照南北朝文体之勃兴,则发现它全得力于此时期人们的大力创作。没有创作这一“活水”在,文体这一“载舟”则是空的,死的;反之,有了这一活水,它是实的,活的,生机盎然的。可见,文体离不开创作,创作需要文体,二者相依相存,共同构筑了南北朝文学的繁荣。如是,从创作看文体,南北朝文体霞蔚飙起之状,则别具一番特色和风味。 一、南北朝文体是种依托创作主体和作品而存活的文体 创作主体的大量涌现,作品的大量产生为南北朝文体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文体作为文章写作的基本程式和规范,并非先于作品而存在,而是先有作品后有程式和规范,是人们不断总结,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形成的。其形成后再反作用于创作,为后人所遵循所沿用。遵循的人愈多,所作愈多,沿用的时间愈长,经历愈久,其生命力就愈旺盛,其存活的时间亦就愈长远。因此,它既寄形体于人们的创作当中,又对人们的创作起着制约、规范作用。南北朝文体正是依循着这样的生存轨迹而获得了它们应有的时间和空间,为后人所熟悉了解。南北朝遵循的人有多少?据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时之统计,有姓名可考者凡1122人。其中,宋278人,齐131人,梁204人,陈62人,后魏302人,北齐84人,后周61人。又据笔者对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之统计,此时期知其姓名的诗人有429人。其中,宋59人,齐43人,梁168人,陈72人,北魏42人,北齐28人,北周15人。在这成百上千的人员中,有帝王将相,有士林才秀,有女流缁羽,有大家,有无名辈,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充分显示出此时期文坛创作之盛,人气之旺。其中,最能体现和反映这一旺盛的,是他们的才气。论其才气,别小看那些龙袍裹体,皇冠挂头的皇帝们,在他们中间,有叱诧风云、定坤南北、霸气十足的宋武帝、魏世祖。刘勰说:“宋武爱文。”李延寿说“太武聪明雄断。”有学贯五经,文思钦明的梁武帝、魏孝文帝。《梁书·武帝本纪》说:“少而笃学,洞达儒学。”“天性睿敏,下笔成章,千赋百诗,直疏便就,……诏铭赞诔,箴颂笺奏,……凡诸文集,又百二十卷。”《魏书·高祖纪》说:“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手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还有“博涉经史,雅重文儒”的宋文帝,“才藻甚美”的宋孝武帝,“好读书,爱文义”的宋明帝,“博学,善属文”的齐高帝,少有诗癖,辞藻艳发的梁简文帝,“笃志文艺”,著述甚丰的梁元帝,昏于诗酒的陈后主,“好文而有孝文风”的东魏孝静帝,“博览群书,善属文,词彩温丽”的北周明帝。他们足以展帝王之才气,显天子之风采。至于士林之秀,更是蔼蔼若云。且不说那“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的琅邪王氏,亦不说“人各有能”,人才济济的陈郡谢氏,就拿崛起于宋齐之际的彭城刘氏来说,其兄弟及群从子侄当时并能属文者,就有七十人!此外,其他家族都有如是之才,比如傅亮,其门第不显,因其博涉经史,尤善文辞,得到了宋武帝的赏识,史称武帝“自此之后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亮辞也。”又如,东莞臧氏,在宋齐历史上多以武功立威名,然“臧氏文义之美,传于累代”,是一个以文墨传递的家族。再如大家熟知的鲍照、江淹、吴均、丘迟、高闾,他们的门第并不高,然辞采丰美却擅名南北。史称鲍照“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元嘉中,河济俱清,当时以为美瑞。照为《河清颂》,其序甚工”;称江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并《齐史》十志,并行于世”;称吴均“好学有俊才……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敩之,谓为‘吴均体’”;称丘迟“八岁便属文……时高祖著《连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