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初步估算探讨.doc

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初步估算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初步估算探讨

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初步估算探讨 李健 王辉 黄勇 刘春娥 郭宏业 郭新华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西宁 810012) 摘要:格尔木河流域是柴达木盆地工农业较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用水结构欠合理,使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本文从流域主要植物生长状态分析了地下水位埋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植物对地下水位埋深、地层岩性和不同盖度下的植物蒸发蒸腾强度。从研究流域生态需水量出发,分别对河道内、河道外天然植被和东达布逊湖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初步估算,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今后研究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格尔木流域 植物 地下水埋深 生态需水量 文章编号:07—044 生态需水是我国近几年才得到关注并开始研究,早在198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汤奇成提出生态用水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真正揭开了我国生态需水研究的序幕。以后许多专家学者对生态需水、生态用水和生态耗水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定义,丰富了生态需水的理论与学术研究[1]。格尔木河属柴达木盆地第二大内陆河流,流域水资源研究程度相对较高,但对流域中下游绿洲带和尾闾湖(东达布逊湖)的生态需水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根据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从保护生态环境考虑,为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并稳定向良性方向发展,初步对流域生态需水量进行估算,为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1. 流域概况 格尔木河源于昆仑山北坡,流域面积18648km2,年均流量24.8m3/s (格尔木三站),河流出山口流经格尔木市最终注入东达布逊湖。格尔木河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补给量占年径流量的65.15%,余为冰雪融水和雨水,分别占年径流量的22.76%和12.09% [2]。格尔木 收稿日期:2007-2-23;修订日期:2007-3-25 项目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200210400001) 作者简介:李 健(1963-),男,工程师,水工环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水资源及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E-mail:lj196381@163.com 河水出山后在山前戈壁带大量入渗补给地下水,至细土带地下水又大量溢出形成多条泉集河(图1)。 图1 格尔木河流域示意图 Map 1. Sketch map showing the Geermu River basin 流域终端的东达布逊湖是格尔木河地表、地下水排汇中心。因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溶滤了大量盐分,加之湖区蒸发作用强烈,湖水主要为卤水,矿化度达319.3g/l 。目前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座落于此,年产钾肥1×106t。由于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钾肥生产抽取湖水,使湖面积不断缩减,目前面积仅154.4km2。 格尔木地区具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干旱,多风少雨,蒸发强烈。年均降水量42.7mm,年均蒸发量2645.2mm,年均气温4.7℃,相对湿度32%。 2. 格尔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格尔木河平原水资源主要来自山区河水补给,地表水资源量为7.99×108m3/a,地下水资源量6.442×108m3/a,扣除二者重复量5.99×108m3/a,水资源总量为8.442×108m3/a。据资料统计,格尔木×108m3/a,共2.524×108m3/a,占地表水资源量的31.6%;工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开采地下水,分别为0.263×108m3和0.135×108m3,占地下水资源的6.18%。目前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开采总量2.92×108m3,占水资源总量的%。从流域用水总量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但由于流域用水结构欠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流域生态环境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已处于恶化趋势之中,生态环境表现得极为脆弱,植被绝对需水量很大,环境的支持能量有限[3],因此,保持流域最基本的生态需水量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3. 格尔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格尔木河上游为山区,主要为高寒干草原、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地,其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滋补,基本不受地下水影响[4]。山前戈壁带因地下水埋深大(一般20~100m),无植物生长,到细土带后缘地下水位埋藏变浅(小于10m),植被主要为稀疏的琵琶柴、蒙古沙拐枣、柽柳、白刺和梭梭等超旱生灌木和草本植物,盖度5%左右;至地下水溢出带,因地下水大量泄出,形成多条泉集河,此处土质厚,水质好,生长有柽柳、白刺、沙棘和相伴生的、芦苇、芨芨草和苔草等,植物种类多样,生长茂密,覆盖度达50~80%;冲湖积平原区,由于土壤含盐量增高,地下水质变差,植物以草本耐盐植物为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