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本室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 标本采集 3
一、采集前准备工作 3
二、采集时的现场工作 4
三、采集技术 4
第二章 标本制作和保存 5
一、腊叶标本制作过程 6
二、腊叶标本的保存 7
第三章 标本的集中化入室、登记和分送程序 8
一.标本入馆程序 8
二.标本的保存和归柜 8
三、未装订标本的处理 9
第四章 有害生物及防治 9
一、有害生物的类型 9
二、非昆虫有害生物 10
三、有害生物的检查 10
四、有害生物侵扰的防除 11
五、净化的方法 12
第五章 标本的管理规则 12
一、标本的借出规则 12
二、标本的借入规则 12
三、标本的交换规则 13
第六章 标本柜及标本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3
一、标本柜的维护和管理 13
二、空调及空气除湿机 13
三、显微镜及电子成像系统 13
四、低温冰柜 14
五、烘箱 14
六、计算机、照相机、定位仪及其它 14
第七章 消防安全与防盗 15
一、消防安全 15
二、防盗 15
前言
植物分类学是根据植物的特征、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的顺序,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逐步完善植物各级类群的进化系统,即研究植物的分类和命名以及它们的系统和演化的学科。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为界、门、纲、目、科、属及种。分类的当前任务就是精确地回答如下问题:怎样辨认植物?怎样称呼植物?它们最接近的近缘是什么?是不是有其它植物很可能具有与它们相似的特性或兼容的遗传系统?它们分布在哪里?它们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它们是否有使用价值?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查看植物本身,但从活植物上只能得到少数问题的答案。因此,分类学研究就依赖于长期积累保存起来的植物收藏物—标本室。所以标本室是分类学家的重要工具,而标本室的目的就是使收藏范围不断扩大。
第一章 标本采集
一、采集前准备工作
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若在事先未作好准备工作,常会事倍功半,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在采集前我们应该先计划周详。
1.确定采集的目的,了解采集地点之各方面情况,拟定采集路线。
2.安排妥当食、衣、住、行及医药卫生等事项。
3.准备采集工作所需用具与物品。
野外所需项目:
(1)修枝剪:剪取标本用。
(2)采集袋或采集箱:装置标本使用。
(3)塑料袋:太小或太嫩的标本,宜先用小塑料袋装好,再放入采集袋中,以免受损。
(4)小铲:挖取草本植物的根部。
(5)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微细构造。
(6)望远镜:观察远处或高处的植物。
(7)图鉴或参考书:查对不认识的植物种类。
(8)标本夹:压制标本。
(9)吸水纸或旧报纸:压制标本。
(10)手套:采集时,保护手部。
(11)指南针或GPS:确定方向和海拔高度。
(12)详细地图:确定地点与方向,通常比例尺越大越好,如:1:200,000
(13)记录簿及铅笔:记载采集号码及采集时的各项数据,如采集时间、地点及花的颜色等。
(14)采集标签:书写采集号码,绑在标本上,以便与记录簿所记载的数据能够连在一起。
(15)海拔仪:确定海拔高度。
(16)野外记录本:记录标本具体信息。
另外还有采集许可证、大塑料袋、粗麻布袋、小塑料袋、酒精或福尔马林、备用的采集袋、小刀与刀鞘、雨衣、蛇药、手表、驱虫剂、针与线、手电筒、帽子、水、绳子、紧急救护箱、记号笔、地址本、火柴或打火机、防晒霜、照相机与备用的电池、胶卷或记忆卡、攀爬工具、小瓶子、带子等等和日常生活用品。睡觉和日用用具:睡袋,枕头,吊床,绳子,睡衣,帐篷,蚊帐,闹钟,垫子。
4.行程规划:即采集地点的各种状况,例如:植被状况、地质状况、过去采集历史、季节气候的影向、人类干扰与否、交通路线及路况。
5.地图:野外的工作需要各种地图来辅助规划路线与行程,一般常用的地图有地区道路交通图、登山导游图、手绘图(个人或登山团探勘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等。
6.各种许可证的申请,特别是进入各类的保护区,应事先向有关的管理部门联络,以取得调查和采集许可。
7.个人装备:依据地点的状况及工作时间长短,选择轻便、实用为原则,唯舒适与安全仍必须考虑,以免影响采集工作的进行。如深秋以后才进入高山地区,则应注意保暖。
二、采集时的现场工作
在采集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千万不可见到一份很漂亮的标本,便抢着采。要特别注意地下是有深坑、是否有毒蛇,或是树上有蜂窝等等。除此之外,采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本不要采集太大,通常以35-40公分比较适当。
2、最好全株一起采集,包括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等。若是蕨类植物,则要连它的孢子叶一起采集。但是太大的植物,无法整株采集时,可只采集其枝叶、花及果实。
3、应采集未被虫蛀食及未受病菌感染的部份。
4、采集时,应用修枝剪剪取,切不可用手折取,以免伤害标本。
5、采集后,应马上详细记载采集时的各项数据,并用卷标写上采集号码,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