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整理】如何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2.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如何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2

PAGE PAGE 1 如何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 皖北煤电集团 张启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众多的企业家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制订企业文化战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工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推行力度和广度,旨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文化力,以文化力促进生产力。在现实意义上,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所在。也就是说,任何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利益和目标的驱动,是有功利性的。如果无视这种功利性,企业文化建设就没有生命力。因此, “如何实现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毋庸置疑地就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追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所在。 一、建设优质的企业文化 文化力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团体行为准则,包括制度性的、机制性的硬元素,也包括职业道德等文化元素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提升,促进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经营信念和员工队伍素质的提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力来源于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果,企业文化建设效果决定着文化力的强弱和效果,因此培育文化力首先要注重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特性,建设优质的企业文化。(一)导向性。要有正确的、员工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价值导向,作为员工行为的准则,凝聚员工、引导员工、激励员工。(二)人本性。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广泛发动员工参与。(三)差异性。要有较强的个性特征,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的在《竞争优势》一书说:一个企业要么采取成本领先战略,要么采取差异化战略或者采取密集性战略,否则只有死路一条。企业的管理制度、模式、技术是有形的东西,在当今世界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它很容易被其它企业破解复制,而企业文化恰恰是企业特有的东西,是无形的,企业一旦形成特色的文化,它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每年有很多企业、几万人次到海尔参观学习,但有哪一家企业成为海尔的 “克隆”企业?海尔的OEC管理法,知道的人都说简单,但能够坚持运用有多少?这就是文化的特性。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的个性,不易复制,不易模仿。(四)长期性与艰巨性。企业的价值理念只有渗透在员工的脑海里,溶化在员工的血液中,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才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动力。但这需要经过长期的、艰巨的培育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力和毅力。 通过建设优质的企业文化形成具有正确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具有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的就是一种文化力,一种文化力一经形成就成为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中最持久、最顽强的、也是一种最终能够制胜的力量。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细胞,是由人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所以,建设优质企业文化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求,而“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是新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力的本质来源。 正确把握文化力形成的原则 实现文化力向生产力的转变是任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但如何实现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又是任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不得不探索的问题,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又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因为企业的文化力来自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价值观,它是无形的,企业要找准适合企业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无形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件难事。使无形的价值观产生张力并化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是更难的事。在找到价值观且产生了很好的成果之后,还须突破自我寻找新的价值观,这是最难的。如果突破不了这一瓶颈,企业文化力也就不能持续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要实现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力形成的原则,形成一种强势的文化力。 (一)文化模式要符合企业实际的原则。合适的就是管用的。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有些价值理念及其培植的方式,对别人可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对自己却不一定适用,因为每个企业文化孕育的土壤、对象及文化的基因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之前,要充分地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准确把握企业过去和现在的发展状况,正确评估企业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所处的位置,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广泛发动员工参与讨论、分析,博采众长,吸取精华,然后确立企业未来发展的思路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传承自己特色文化因子,汲取员工智慧,符合企业的实际,博得企业大多数员工的赞同和承认,企业文化才能在企业里生根、发芽、成长。??否则,它可能成为口号,成为高深的理论,脱离企业的实际,不能成为实战性的动作。企业文化力也就不能成为企业现实的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要找准对象的原则。企业文化核心是精神体系,企业文化如何转化成生产力,最关键的是首先找准文化力的辐射对象是谁。如果不看对象,贪大求洋,追求时尚,不顾对象接受能力和文化层次,不能使对象真正从内心去接受你倡导的企业文化,那么他们只能疲于应付,不能产生主动积极的效果。所以,企业文化首先要从全体员工中来,又要到员工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