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检测师手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测师手册

颈动脉超声检测 检测师必备手册 颈动脉超声检测基础知识 一、颈部动脉分支 颈总动脉:左侧直接发自主动脉弓,右侧起于头臂干。起始后沿气管和食管的外侧上升,至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两支。 颈内动脉:经颅底的颈动脉管入颅,分布于脑和视器。 颈外动脉:上行至下颌颈处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个终支。沿途的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和面动脉等。 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分叉至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壁内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压力感受器)。 二、颈动脉血管的检查方法 检查颈动脉时,先从锁骨上窝探查颈总动脉起始段,然后沿血管走行向上连续观察,至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颅外段。沿血管长轴观察后,再把探头旋转90°,横切观察颈动脉,这样可全面观察血管各壁,尤其可观察到侧壁的小斑块。 三、正常颈动脉超声表现 颈部动脉的主要观察内容包括官腔内径,内膜是否光滑,动脉的内中膜是否增厚,有无斑块或血栓形成,管腔是否狭窄或闭塞等。正常颈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清晰,内膜纤细光滑,呈略强回声,中膜呈低回声,外膜呈明亮的强回声,内中膜厚度小于0.9mm,分叉部位小于1.2mm。管腔内无斑块回声,管腔无局限性狭窄及扩张。 如图 四、颈动脉常见疾病 颈动脉硬化闭塞症 闭塞性动脉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累及周围动脉并引起慢性闭塞的一种疾病,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脂质代谢紊乱、血流动力的改变、内皮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紊乱是其重要因素。某些血管区域血流的应力、张力和压力的变化在本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由于在血管分支或分叉的对角处所产生的湍流和剪切力的改变可导致内膜细胞的损伤和增殖,故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常出现于动脉起始部、分叉处或弯曲处。由于动脉粥样斑块及其内部出现或斑块破裂,导致继发性血栓形成而逐渐产生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颅内或患肢缺血等临床表现。动脉硬化轻者常无症状,狭窄明显者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栓子脱落可引起脑栓塞。 声像学特点为早期动脉内膜不光滑,表面粗糙;进一步发展出现内中膜增厚,内中膜分界不清,并可表现为局限性隆起。颈动脉中段内中膜厚度大于等于1.0mm或分叉处内中膜厚度大于等于1.2mm可诊断为内、中膜增厚,内中膜厚度大于1.3mm或局部内、中膜厚度较周围厚一倍以上可诊断为斑块。 粥样斑块和血栓为低回声,纤维斑块为中等回声,钙化斑块为强回声且伴声影。斑块溃疡部分脱落后,表面出现缺损。 斑块继发性血栓形成可逐渐产生管腔狭窄或闭塞,狭窄部位多位于颈内动脉起始段,轻度狭窄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中、重度狭窄时才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如下图 颈动脉扭曲 颈动脉可因发育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而发生扭曲,颈动脉弯曲成“C”或“S”形,常见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起始段。临床表现为波动形包块,可伴有头晕,头痛或伴有体位改变症状加重现象,该病以中老年妇女多见。 五、颈动脉超声检测参考值 1.管壁增厚(≥1mm),可诊断为内膜增厚。 2.颈动脉血管狭窄分4级,按内径缩小的百分比划分。 轻度狭窄<30%,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完全闭塞 3.内膜受损,超声可见弱回声区。 4.内中膜厚度大于1.3mm或局部内、中膜厚度较周围厚一倍以上可诊断为斑块。 5.颈动脉血管扩张,血管跳动弹性变差,管径大于8mm,一般可以达到9mm~10mm。 六、检测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 缓和气氛,引导患者 解释检测,建立信任 勾起兴趣,提高关注 药物服用,推出专家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