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花主要病害及防治
棉花主要虫害的防治技术 作者:岳红霞?????来源:《河北农业科技》2007(7)?????文章加入时间:2007-12-13 1 棉铃虫????1.1 为害特点。棉铃虫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常年发生。主要以幼虫取食棉花的组织,初孵幼虫取食棉花的生长点及上部果枝生长点,随后转移至幼蕾铃为害,虫粪排出蕾外,被蛀棉铃易烂、脱落或成为僵瓣。幼虫有转移为害的习性,1条幼虫一生可咬食蕾铃20个左右。????1.2 发生特点。棉铃虫在河北1年发生4 ~ 5代,主要以第2、3代为害棉花。第2代卵盛期在6月下旬 ~ 7月上旬,第3代卵盛期在7月下旬 ~ 8月上旬。????1.3 防治方法????1.3.1 农业防治。种植小块棉田,利用周围的高秆作物存养天敌控制棉铃虫,并可诱集到棉铃虫成虫和卵,减少棉田卵量。????1.3.2 物理防治。大面积应用高压汞灯诱杀成虫,每盏300瓦的灯泡控制面积100亩。????1.3.3 杨树把诱杀成虫。在第2、3代棉铃虫羽化盛期,取10 ~ 15支2年生杨树枝(长60 ~ 70厘米)捆成一束,竖立在田间,高出棉株15 ~ 30厘米,每亩10 ~ 20把。每天日出前捕捉成虫,6 ~ 7天更换1次,保持较强的诱虫效果。????1.3.4 化学防治。及时检查棉花落卵情况,当百株棉花落卵达5粒时,就要进行药剂喷雾防治。常用的杀虫剂品种和用法:24%万灵(灭多威)水剂,或25%甲胺磷乳油,或50%甲基对硫磷乳油稀释1 000 ~ 1 500倍喷雾,还有高效的混配药剂灭铃灵、新光1号、顺风2号等在卵孵化期到低龄幼虫期喷洒。????1.3.5 人工防治。结合整枝打杈消灭卵和幼虫,后期人工捕促大龄幼虫。????2 棉蚜????2.1 为害特点。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部分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减少,吐絮延迟。????2.2 发生特点。有翅胎生雌蚜,体黄色、浅绿色或深绿色,前胸部背板前后各有一条色带,腹部两侧有3 ~ 4对黑色斑纹,腹管黑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黄色、绿色或深绿色,额瘤不明显,前胸背板两侧有1个锥形小突起,腹管黑色。棉蚜以卵在鼠李、夏至草、车前草等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天,卵孵化在寄主上繁殖,待棉苗出土后,棉蚜陆续转入棉田,并不断繁殖,1头雌蚜一生可产仔蚜60 ~ 70头。????2.3 防治方法????2.3.1 农业防治。棉麦间种或套种,或棉田插种玉米、高梁等作物,寄养天敌,控制棉蚜。????2.3.2 清洁棉田。把间下的棉苗及剪下的杈梢带出田外沤粪,杀死上面的棉蚜,延迟发生期。????2.3.3 化学防治。????①药剂拌种。每百公斤干棉籽用5% 3911乳油0.5 ~ 0.8公斤,加水10公斤稀释,喷于棉籽上,边喷边拌,然后堆闷80 ~ 12小时。????②土壤处理。播种时可用3%呋喃丹微粒剂,(每亩1.5公斤)或2.5%甲拌磷颗粒剂(每亩3.5 ~ 4公斤)随种沟施。药效要达30 ~ 40天。????③内吸杀虫剂涂茎。40%氧化乐果加水7 ~ 10倍,用细棍扎棉絮头沾涂棉茎。????④喷雾防治。50%久效磷,50%辛硫磷,50%杀螟硫磷等药剂稀释1 000 ~ 1 500倍,用来喷洒防治。 棉花主要害虫发生为害期与防治指标??????? 据调查,在我国为害棉花的害虫共有310种,每年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现将几种主要棉虫的发生为害期和防治指标介绍如下:棉蚜?1年可发生20~30代,按季节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棉花出苗期至6月底,常年为害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7月份为伏蚜发生期,为害高蜂期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防治指标: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10%,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伏蚜,卷叶株率5%~10%。?????? 棉蛉虫?????? 1年发生4代,个别年份可发生不完整的5伏。1代主要为害小麦,卵盛期在5月上中旬,防治指标为麦田每平方米有二龄幼虫8头或百株累计卵量16粒左右;2代卵盛期在6月中下旬,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100粒,或防治后百株残虫10头以上;3代卵盛期在7月中下旬,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40粒,或防治后百株残虫5头以上;4代卵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防治指标为百株幼虫10头以上,或防治后百株残虫5头以上。?????? 地老虎?????? 在棉田发生为害的主要是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1年生3~4代,以1代幼虫为害棉苗,其中,小地老虎发生较早,1代卵孵化盛期在4月中旬,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幼虫为害盛期。黄地老虎发生稍晚,1代卵孵化盛期在5月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中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