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虚词其专用课件
文言虚词:其 一、其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游褒禅山记 》)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在句中作主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亦各言其志也!(《论语》) 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重 点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希望等,或省去。 1、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则齐国其庶几乎? ( 《庄暴见孟子》 ) 2、表示反问语气或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其为死君乎?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希望”、“还是”。例: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 《与妻书》 )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 )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 4、复合用法。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三)作连词,表假设,做“假如”、“如果”来解;表选择,做“是……还是……”来解。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 《送东阳马生序 》 ) 其若是,孰能御之? ( 《齐桓晋文之事 》 ) 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 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狱中杂记》) (四)其他用法: 《楚辞》也大量使用“其”字,用法与常见的有所不同。 1、舒缓语气。 霰(xiàn)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屈原《涉江》)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文言文中的 “然” 字。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屈原《离骚》) 二、练习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则或咎其欲出者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5)其孰能讥之乎? (6)其皆出于此乎? (7)汝其勿悲! (8)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答案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他们的)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3)则或咎其欲出者。(那个)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中) (5)其孰能讥之乎?(难道) (6)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7)汝其勿悲!(希望) (8)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如果)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舒缓语气) 下列各项“其”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C.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其若是,孰能御之 D.其真无马邪 其孰能讥之乎 参考答案 D均为表反诘的“难道”; A分别为表领属的“他们的”和做小主语的“他们”; B分别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我”和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C分别为表婉商的副词“还是”和表假设的连词“如果”。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 童微伺其睡。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