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xx湖稻虾连作科技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xx县xx湖稻虾连作科技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县xx湖稻虾连作科技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XX县XX湖稻虾连作科技示范园 项 目 建 议 书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目 录 一、项目概述 1 二、项目建设背景 3 三、市场分析 4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五、项目建设条件 7 六、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8 七、生产技术方案 9 八、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5 九、效益分析 17 十、结论 19 XX县XX湖稻虾连作科技示范园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XX县XX湖稻虾连作科技示范园 2、承办单位概况:XXX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月**日,注册资本***万元。公司落户XX县XX镇,由XX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水产专家***研究员担任技术顾问,拟在XX市XX县XX镇XX湖建设虾连作科技示范园,进行青虾养殖、虾苗繁殖、鳜鱼养殖、稻虾混养连作、农业观光等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注册“***”注册商标,以“***”为代表的系列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条龙生产模式,建立起城市“电商”和“物联网”新的销售配送体系,解决市民一日三餐“菜篮子”,从源头生产到加工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及监测制,确保从“田间”到“餐桌”整个流程的卫生安全。 3、项目合作单位简介:本项目技术合作单位为XX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该研究所成立于1955年,是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教育培训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水产研发机构。在职60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9人,博士8人,硕士18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3名。建有水化学实验室、水生生物实验室、显微分析实验室、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室,常规实验检测设备齐全。 建所60多年来,围绕XX渔业产业技术需求,在淡水养殖、湖泊生态渔业、渔业资源环境监测保护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00多项,获省级科研成果4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3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编写专著11部,主持起草XX省地方标准35项。 近年来,针对XX省渔业可持续发展新需求,该研究所着力推动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组建XX省“115”水产产业创新团队、XX省农科院水环境生物工程技术创新团队、XX省农科院水产品加工创新团队等研究团队。“国家大宗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和“XX省水产(虾蟹类)产业技术体系”系依托该所建设。该所在渔业资源环境、休闲渔业、水产加工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研究,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在克氏原螯虾研究方面,该所先后承担了合肥市科技局招标项目“克氏原螯虾人工繁殖与高产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5)、XX省科技厅攻关项目“克氏原螯虾良种选育与高效养殖技术研究及产业化”(2008)、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2010-2014)、XX省水产(虾蟹类)产业技术体系(2010-2015)等项目。对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习性和养殖生产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立了池塘主养、稻田养殖、滩地养殖、虾鳜混养、茭白田养殖和低洼林地、虾蟹混养等多种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先后制定相关省级地方标准5项,获得授权国家专利2项,获得XX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2007、2012),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1项(2013),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篇,参编相关书籍2本。 4、拟建地点:XX市XX区XX镇XX湖 5、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1)XX湖稻虾连作科技示范园规划面积1400亩,分为四大片区,即水产养殖区、稻虾连作示范区、虾苗繁育区、经果林观光区;(2)建设生产生活用房5000平方米、2000吨冷库1座;(3)在做好科技示范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辐射发展稻虾连作10000亩。 6、建设年限:本项目拟分五期建设发展,每期一年。 7、概算投资:本项目投资估算4559万元。 8、效益分析:(1)本项目可为企业每年带来3236万元的营业收入和796.4万元的利润总额。(2)本项目可带动千家以上农户增加经济收入,其中包括小龙虾养殖收入、就业收入、旅游服务收入。(3)稻虾混养利用龙虾的生长与稻田之间形成可循环的生态链,水稻种植可减少机耕费、减少稻田施肥、杜绝农药的使用,生产高品质无公害水稻。 二、项目建设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农业科技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提出: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XX的小龙虾产业正是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产业技术的升级,以省农科院水产所***教授科研技术为支撑,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典范。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以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1988年湖北省率先对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