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强调的是分封制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不利于国家的统一,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阐释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仅是论述了其产生的影响,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宗法制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故C项排除;材料中是对分封制的弊端做了阐释,没有对利弊进行论述,故D项排除。
考点:2.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现象属于政治制度的变化,应该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角度分析,而“诸侯争霸的推动”属于政治角度,与题意要求不合,故A项排除;材料中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发生变化,究其原因应该是铁犁牛耕的使用,使分封制瓦解,新的地方行政体制建立,故B项正确;分封制走向崩溃是题干所反映的现象而不是根源,故C项排除;法家思想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春秋时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3.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汉、唐、明、清”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考点:4.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A.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 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可得出时间应该是宋朝,而农村集市在南北朝、隋唐开始出现,故A项排除;题干材料“宋人”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等信息反映了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故B项正确;宋代市的经营打破了时空限制,故C项排除;商业市镇逐渐兴起以明清为主,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故D项排除。
考点:5.明中叶起,松江“布被天下”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究其原因,可能是
A.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 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
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 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可以看出棉纺织业的技术很高,很受国外消费者的喜欢,故A项排除;材料中“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反映了棉纺织业的规模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农家庭纺织业是其主体,故B项正确;“棉纺织品易损耗”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排除;材料无成本高的体现,故D项排除。
考点:6.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查政治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查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政治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查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12.11) 文综地理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模拟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检测文综政治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福建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闽粤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福建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闽粤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检测文综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