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诗歌鉴赏(事物形象)(简洁)讲义.pptVIP

2017高考诗歌鉴赏(事物形象)(简洁)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高考诗歌鉴赏(事物形象)(简洁)讲义

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以此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咏物诗】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的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人、借物抒情、比喻、拟人等)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事物形象分类 鉴赏事物形象的方法:因物寻志 物的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分析物象的自然特征 物的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格 志趣追求 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因物寻志 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词中“梅”的形象的理解。 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外在特征: (自然特征) 内在特征: (志趣追求) 寓意: 物的特征 生长在荒僻之处,寂寞开放,无人欣赏,备受风雨摧残 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终生不渝。 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①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点)和环境特点,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③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如何规范答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步骤① :本诗展现了早梅虽生存环境恶劣但耐寒而立、高洁脱俗的形象。 步骤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③ :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野菊》规范答题 答:①描绘了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的野菊形象。②它“在野有幽色”,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肯为无人减妙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③作者以野菊自喻,托物言志,表达了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 《咏山泉》规范答题 ①山泉具有淡泊无名、清澈可鉴、恬淡自守的品格。②清泉在静寂的深山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可是无从知晓它的名字。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注满了小池。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③诗人托物言志,借咏山泉表达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