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节试验区成立二十二周年畜牧建设篇
猪肥牛壮致富忙
毕节试验区成立二十二周年畜牧建设篇
走进全市大大小小的养殖场,处处草丰菜绿、圈洁猪肥、牛羊成群,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幕猪肥牛壮农民致富忙的繁荣景象。近年来我市畜牧业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拉动了全市轻工业和无公害农业的发展,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回顾我市畜牧业的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1980年以前,畜牧业以副业的形式存在,附属于种植业;“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了盐巴钱”就是那时候畜牧业的真实写照,畜牧业发展缓慢,肉、乳、蛋等畜产品紧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畜牧业持续稳步发展;1988年试验区成立时,生猪存栏从1981年的20.1万头上升到35.2万头,牛存栏从8.3万头上升到10.5万头,年出栏肥猪从9.1万头上升到21.4万头,畜牧业产值从1617万元上升到506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3.3%上升到25.6%。这个时期,畜牧业虽然有所发展,肉食品基本可以自足,但生产方式落后,投入产出比低,养殖大户极少,畜牧业对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作用不大。进入九十年代,特别是在试验区成立二十二年以来,我市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9年,生猪存栏从1988年的35.19万头上升到70.31万头,牛存栏从10.5万头上升到17.91万头,年出栏肥猪从21.4万头上升到73.01万头,羊存栏50698只,出栏25019只,禽存栏200.05万羽,出栏149.82万羽。畜牧业产值从5096万元上升到984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25.6%上升到41.8%。
畜牧业生产,饲料是基础,防疫是保障,改良是关键。试验区成立的二十二年间,通过大力实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保障体系、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畜牧业执法力度,有效治理畜牧业环境,我市畜牧业正向着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品种改良结硕果
品种改良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既能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又能促进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畜牧业的发展。二十二年来,我市在抓好牛冻配改良的同时,引进改良的国外优良品种有西门塔尔、辛地红、安格斯、利木赞、黑白花、么拉等品种,注重选育当地良种,使本地肉牛的优良性状得以发挥,优质杂交肉牛响誉省内外。到2009年末,共设牛人工改良点44个,年输配牛19011头以上,是1988年输配的2418头的近8倍;截止2010年4月底止,累计输配发情母牛6112头,(其中西门塔尔5506头,安格斯182头、利木赞142头、黑白花87头,延边黄牛11头、么拉184头、占年初任务数19000头的32.17%,与去年同比增加167头,增幅为2.80%。产杂交牛犊3387头。冻配改良涉及35个镇乡办事处。辐射了500余个村,参加人员达83人,其中技术干部40人。猪的改良主要是在建基地中抓改良,以抓改良促发展,采取人工授精和本交改良相结合的办法。到2009年末,共设猪人工改良点166个,猪人工授精16000头,推广杂交猪38.43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20.21万头。猪的良种覆盖率比1988年有大幅度提高,改良面己提高到90%。我市畜禽品种改良点由1979年试点2个开始逐步铺开到现在已有43个点正常推广工作,从试点至今,畜禽品种改良经历了由公共事务向私人家庭转变,由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变的历程。
兽医防疫工作成效显著
动物疫病防控是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二十二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不懈地抓好屠宰检疫、产地检疫、过境检疫、疫情监测等工作,严把过境关,既不让外疫流入我市,也不让染疫畜禽及其产品外流,切实加强重大疫病防控,做到“镇(乡办)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保证了防疫注射密度,确保全市清净无疫;在动物疫情监测上,我市常年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发现疫情时按照疫情上报告制度立即组织上报、严格疫情处置方案,遵循“早、快、严、小”的原则,迅速组织扑灭,确保不发生疫情的流行和扩散,为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动物监督检疫设施项目和动物疫情测报站的建设,我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方面监测手段和防控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保证了我市外销产品的质量,使全市人民吃上“放心肉”。
产业结构调整有力推进
我市在畜牧业逐步发展壮大过程中,加大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积极引进项目,先后在鸭池、流仓、生机、清水、吉场等建成了优质商品猪和优质二元母猪生产基地、在观音桥办事处建成奶牛养殖基地、在海子街、官屯、大新桥、八寨等地建成肉牛养殖专业村,在朱昌、八寨、岔河等地建设肉羊养殖专业村。大力实施生态养羊、草地改良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优质肉牛示范场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等项目建设,推动全市生态畜牧业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一是开展人工种草,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国家级秸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