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沧浪之水》概要.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沧浪之水》概要

论《沧浪之水》 汤晨光 一? 2001年10月,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引起社会上不同层面读者的关注,评论界对此书也发出了很多不同的声音,证明这部小说的生命力所在。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笔者重新阅读了《沧浪之水》,同时也阅读了一些评论文章后,觉得有必要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沧浪之水》的当下意义。? 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评论界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官场小说,另一种认为是知识分子小说。这两种性质的评价原本并不冲突,两种看法也各有道理,因为小说所写是一个知识分子在官场的悲喜人生。一般读者很容易把它当官场小说来读,文学奖的评委也有持此看法者:“《沧浪之水》是那种标准的官场小说。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以近于残酷的写实笔法,让一个原本无意为官的年轻知识分子,一边进行内心的自我批判,一边使用不可告人的权术手腕,直到最后做了高官,仍在承受着一种心灵的煎熬。”多数的评论者都要强调它不是一部官场小说,或者说它高于官场小说,则都是针对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描写上的过人之处而言的。? 从作者的自述看,该书最初的动机有两个,一是历代才华盖世人格高洁的知识分子的坎坷困顿的人生,一个是所谓当代的“知识分子之死”。前者使他在同情落泪的同时从反面发问:保持这样的人格值得不值得?怎样才能改变或避免那样的人生?后者则因对身份死亡的恐惧,而要用小说抒写对这“死亡”的担忧并企图进行抗拒。所以阎真说,这本小说不是官场小说,它的中心词不是“官场”,而是“知识分子”。就像知识分子这个集体名词所显示的,《沧浪之水》要表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代知识分子。其视域也延伸到整整一部中国知识分子史,这一部史以传统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人格理想和精神风范在主人公池大为身上的表现出来。当代的现实和古代的精神就在这部小说里汇合,加上作者对两者的复杂态度,就形成了各种思想和情感纠结缠绕的局面,很难做出统一的完全合乎逻辑的解释。? 那么什么是知识分子?为什么在上世纪90年代如作者所说的就死了呢?小说用大部分的篇幅详细描写了知识分子死去的过程,其宛转惨痛之状以及死后产生的虚空感和矛盾心理。所谓知识分子,其精神上的规定性按阎真的说法就是强烈的人格意识和责任意识,向内坚守自我的人格尊严,向外对社会负责,他们关注天下千秋甚于计较个人得失。应该说,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一种精神所在。小说主人公池大为开始就是以这样的人为楷模做人行事,结果是将自己陷入不堪忍受的境地。要摆脱这一困境就需要放掉身上属于知识分子的血液。这时,家庭、朋友、同学、同事都用他们的行动和道理来说服他诱导他,使他从理性上认识到,坚持原有的准则没有意义,于是他精心的转化和突围就开始了,最后获得极大的成功。也可以说,池大为抛弃了书本的教育,接受了生活的教育。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氛围也为池大为的转变准备了条件,也就是阎真所说的“时代语境”。其中最强大的是市场经济所携带的利润至上原则和物欲崇拜,它不承认金钱以外的价值;其次是所谓世纪末的相对主义,它瓦解了一切信念的神圣性。可以说,生活实践的教育及由此引发的理论思辨,使池大为放下了知识分子固有的操守和信念,走上了世俗的成功之路。“《沧浪之水》反映的是当今知识分子的现实遭遇及其心态,揭示出的不是个别知识分子向世俗权力的投降和精神蜕变,而是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在理想幻灭之后的全线撤退”。更有人这样概括它的意义:“是一部当代知识分子的投降史,也是一部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蜕变史,具有知识分子心路历程或者说是精神病史的价值。”小说所写是阎真在知识分子群体中看到的,内心感到的一些现象。小说中的有关议论和阎真自述中的议论几乎没有区别。他说:“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意识和责任意识正在淡化,而这两点,正是他们的身份标记,我因此痛感死亡之说正在成为中国的现实,我自己也强烈地感到了内心的动摇,以至崩溃。”“在相当程度上,我自己也和小说主人公一样,‘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对我个人而言,没有什么乐观主义可言,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悲凉”。之所以悲观,就是因为他看到这一现实和趋势是难以逆转和阻遏的,而他同时又觉得失去了最珍贵和本质的东西,失去了一种自我。? 传统的知识分子精神是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小说涉及到这一资源在当代的有效性问题,阎真说:“余秋雨先生写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在虚无主义的历史语境中向传统寻索,试图以此为依托建构当代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价值平台,这是他散文一纸风行的原因,人们在价值虚无之中还想抓住一点什么。我则认为传统精神资源与今日现实不能发生有效联系,进而提出寻找新的人文理想的话题。”事实上,池大为的人生轨迹就说明历代文化名人所树立的典范在当代是无效的,是经不起时代风雨吹打的。池大为的精神文化背景在当代很难说是典型的,他不像是一个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气质

文档评论(0)

00225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